首页 > 行业新闻 > 水电总院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

水电总院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

时间: 2025-05-28 来源: 能碳视界 作者: 打印 字体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报告2024年度》四份报告。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聚势绿能新篇,共启未来征程”。水电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昇致欢迎辞。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小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斯西科·拉·卡梅拉在大会致辞。水电总院副院长赵增海、总工程师赵全胜,副院长余波、张益国分别对四本报告进行发布。发布会由水电总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易跃春主持。


益国副院长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立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考虑可再生能源多元协同和融合发展趋势,从资源、开发、建设、利用、产业技术、政策要点、国际合作等维度,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地分析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发展进行展望。


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气势磅礴、成果斐然


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常规水电稳步增长、抽水蓄能建设如火如荼,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持续攀升,全年新增装机高达3.74亿kW,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6.3%,全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89亿kW,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占比提升至56.4%,再次刷新历史纪录,牢固占据装机结构主导地位。


2024年,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扎实推进、落地生根:四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等大型水电项目稳步实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高海拔、超大容量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风电领域,陆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再创历史新高,海上风电开启集群化建设新篇;太阳能发电工程亮点纷呈,全球最高海拔光伏项目、全国最大“渔光互补”项目顺利推进,海上光伏与漂浮式光伏工程质量管控体系逐步完善,“新画卷”绚丽多彩。


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显著跃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7万亿kW·h,同比增长17.3%,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83万亿kW·h,同比增长24.9%,约占全部发电量的18.5%,已与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基本持平,远超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电力供应贡献坚实力量。


2024年,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水电在工程勘测、施工技术、装备制造及智能化应用方面实现新跨越;风电大型化、智能化、多元化发展加速;光伏应用端实现从P型电池到N型电池的技术迭代,晶硅电池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光热低成本技术实现突破;生物质发电、供热技术持续优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向大型化迈进;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技术迭代升级;新型储能技术加速推广应用,压缩空气储能核心装备实现重大突破;电解设备大型化与制氢技术进步迅猛,产业平台日臻完善创新能力跨越式发展。


2024年,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持续优化完善:深化能源绿色转型、构建碳排放双控体系、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健全市场化机制,协同绿色电力、绿色证书与碳交易政策。开展资源普查、规范光伏管理、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优化用地管理、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推进环评改革。


2024年,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硕果累累:提前六年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布的2030年风光装机12亿kW目标。为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光伏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超85%,中国企业在全球风电新增容量前十名中占据六席。对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增长贡献卓越,投资额遥遥领先,中国贡献全球增长的三分之二。


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展征程再启新篇、未来可期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能源行业要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可再生能源将继续高质量平稳发展步伐。


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在前期坚实基础上继续阔步前行:能源行业将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水、风、光、抽水蓄能等各类电源建设,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为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附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PPT.pdf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事关节能降碳,商务部、生态环境部这样发声

下一篇: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出炉,未来三年“路线图”长这样→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