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深圳、杭州等10地区如何加快推进碳达峰?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经验!

深圳、杭州等10地区如何加快推进碳达峰?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经验!

时间: 2025-01-03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作者: 打印 字体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经验,涉及深圳、湖州、杭州、张家口、包头、盐城、南京江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咸新区、赤峰十个地区。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建设经验


深圳市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积极推进能源、城建、交通等领域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碳预算、碳足迹、绿电绿证等政策创新取得积极成效,各项试点行动有序推进。


一、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一)强化清洁能源保障能力。建设光明燃机电厂一期、东部电厂二期等清洁电源项目。持续扩大天然气贸易规模,实现80家天然气贸易企业在前海集聚发展。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全市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累计约83.7万千瓦。与汕尾合作建设红海湾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方案研究规划工作稳步推进。


(三)建设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制定《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规划(2024—2030年)》,建成深圳电力充储放一张网2.0,共聚合31万个充电设施、5100个5G储能基站、6000个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487个超充站等各类分布式能源。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虚拟电厂平台可调能力超70万千瓦。


二、着力培育绿色经济


(一)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印发实施促进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计划等政策。2024年上半年全市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1114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速27.7%,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二)持续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坚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8家,绿色供应链17家,绿色园区2个,绿色设计产品92种,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6家。


三、推进城市建设领域绿色发展


(一)完善绿色建筑领域标准体系。发布实施30余项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全面修订深圳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二)促进绿色低碳建筑标杆示范。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绿色建筑16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总面积已超过2亿平方米。全市累计375个项目获得国际绿色低碳建筑认证,累计完成公共建筑改造面积超过2100万平方米。


(三)实施建筑能耗碳排放在线监测。建成全国首个城市级线上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监测管理平台,已实现对超过3.6万栋重点建筑碳排放信息的实时监测、采集、分析。


四、提升交通运输绿色低碳水平


(一)持续打造绿色出行体系。全市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总线网595.1公里,线网密度0.3公里/平方千米,位列国内第一,绿色出行分担率超78%。


(二)推进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2024年1—10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75.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19万台,存量占比达27.4%。充电基础设施超40万个,密度全国领先。


五、构建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


2022年10月,在全国率先制定印发《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年)》。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独立标识,构建产品碳足迹评价规则标准体系,发布2项通用技术规范及80个产品的碳足迹评价技术要求。建成全国首个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核算和线下认证全流程一体化。2024年前三季度,共有95家企业获得231张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


六、强化引导发挥绿色金融支撑作用


编制印发《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管理办法》,在构建企业库和项目库的基础上,为鼓励银行提供抵押融资服务,支持碳债券、碳基金、绿色保险等碳金融产品提供政策保障。上线深圳企业碳账户,围绕碳账户发布与企业碳排放精准挂钩的新型信贷服务模式“降碳贷”,将碳减排激励转化为实际降低融资成本。印发《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认定管理办法》《绿色低碳产业认定评价导则》,全面构建起深圳绿色低碳产业认定规则体系,组织开展认定工作,搭建深圳绿色低碳产业企业库、项目库,推动精准对接绿色金融等资源要素。


七、创新服务鼓励绿电绿证交易


设立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上线“绿电易”平台,为企业提供绿电绿证政策查询、绿电需求意向登记、交易意向撮合、消费认证服务。联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在全国首次推出“基于电费结算的绿证交易模式”,编写《绿色电力消费全量计算与核定规则》地方标准。2024年1—9月,绿电交易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8.2%,促成1400万张绿证交易。


下一步,深圳市将发挥碳达峰试点先行示范作用,率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做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深入推进低碳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低碳社会风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建设经验


湖州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湖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建机制、推改革、强攻坚、树典型,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发展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一、“一个行动”逆转能耗不降反升。湖州市是一个资源禀赋一般、产业结构仍需加快转型、“双碳”基础条件薄弱的城市,“十四五”前两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上升3.3%,距完成“十四五”累计下降15.5%的目标任务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23年初高规格制定实施能耗“双控”攻坚行动,全面摸清能耗家底,明确腾退用能空间目标,识别节能技改重点企业,倒排时间任务,创新打造“腾、改、控、拓”组合拳:一是结合工业全域有机更新、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等行动,全力腾出用能空间92万吨标准煤;二是结合重点用能企业清单,加力实施用能预算管理,累计开展企业节能技改100余家;三是严把准入控源头,实现通过能评审批的项目平均单耗0.308吨标准煤/万元;四是深度挖掘拓宽分布式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累计装机超800万千瓦,位列浙江第二。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5.9%,2024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7%。


二、“一幅画像”激发企业降碳动力。针对企业反映的“自身碳排放底数不清,其所在地、所在领域、所在行业的碳信息及现状不明”等问题,2021年,在全国首创“工业碳效码”数智平台,归集5大类、39种能源品消费数据,创新构建工业碳效智能对标体系,对企业实施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等情况对标,形成全市38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的立体“碳画像”。同时,将“碳画像”结果与节能技改、绿色工厂评级、绿色贷款、绿色交易等政策挂钩,让“低碳有红利、高碳有压力”深入人心,有效激发企业降碳转型内生动力。累计发放碳效贷款近1.5万笔,为企业减费让利超1亿元,推动510家企业参与绿电(绿证)交易,交易电量超2亿千瓦时。“工业碳效码”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浙江省已为4.9万家规上企业动态赋码。近期,纵向深化发布“工业碳效码”3.0版,新增碳足迹计算等模块,为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横向拓宽“碳画像”领域,对600余座公共建筑进行碳效对标,实施公建筑节能改造15万平方米。


三、“一块电池”带动产业绿色发展。铅酸蓄电池行业在湖州有着较长的历史,曾靠着低门槛的工艺和蓬勃发展的市场,一度成为主要发展产业之一。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湖州考察电池产业,鼓励湖州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十年来,湖州市以专项治理倒逼产业提升,以统一布局促进集中集约,以新装备新工艺推动绿色智造,以“铅蛋”数字平台打造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循环链。经过两轮转型升级,全市铅蓄电池企业数量由225家减少到16家,但全行业亩均税收提高了22倍,并成功培育出天能、超威等产值超千亿元的龙头企业;同时,铅、塑料等废弃电池资源基本达到全量利用,实现了产业精彩蝶变。目前已聚集绿色能源规上企业77家,2024年以来产值超260亿元,全市可再生能源、储能装机超1200万千瓦。


四、“一根竹子”演绎碳汇点绿成金。竹子爆发式生长、连续采伐的特性使其具有巨大的固碳能力。湖州市曾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全国近20%的竹业总产值。然而,由于经营技术传统、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竹产业市场萎缩、竹林抛荒等问题严重,既破坏了生态,也浪费了竹子的固碳潜力。为此,湖州市创新开展竹林碳汇综合改革,构建起“林权流转—碳汇收储—林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可持续管理体系。一是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成林权流转84.35万亩,推动竹林科学经营与碳汇统一收储;二是实施竹产业振兴,推广“以竹代塑”“以竹代煤”等,形成了八大系列、3000余种竹制品,不断增加产品固碳能力;三是建立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推动竹林碳汇入市交易;四是建立企业、村合作社、农民多方利益分享机制,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碳汇项目开发,助推户均增收8000余元,通过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实现了一根竹子的“点绿成金”。据测算到2030年,全市竹林将在该模式下固碳125万吨,单位面积吸收量是竹林自然增长吸收量的8.48倍。


五、“一个目录”驱动传统行业转型。湖州市是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经过七年的创新实践,累计取得66项首创试点成果。在绿色金融扎实的实践基础上,出台全国首个区域性《转型金融支持活动目录》,围绕全市纺织、化纤等9大重点行业,规划了100多项转型技术或路径。同时,在转型目录基础上,制定《转型目标指引》《转型方案编制指南》等标准,指导企业科学制定转型方案;构建转型贷款、转型保险、转型债券等多层次的转型金融服务体系,全市金融机构创新“纺织转型贷”“碳效贷”等系列金融产品30余款,为转型清单内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近300亿元,预计降碳100余万吨;积极争取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低成本资金,累计落地碳减排贷款119户,金额54.6亿元。


下一步,湖州市将聚焦碳排放双控体系、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社会低碳实践等重点工作,持续探路、勇立潮头,不断提高“含绿量”、减少“含碳量”、增加“循环量”,为全国资源禀赋条件一般、产业结构需加快转型的城市探索碳达峰湖州模式。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建设经验


杭州市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是加快完善低碳治理模式、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城市能级提升的又一次重大战略机遇。“十四五”以来,杭州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单位GDP能耗降至0.25吨标准煤/万元,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排名全省第一。


为推进试点城市建设,杭州市高质量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明确“3+10+7+7”的总体创建思路,即“围绕数智赋能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制度创新示范区等3大定位,开展数智赋能、能源低碳转型、区县市达峰示范等10大攻坚行动,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等7项制度创新,实施7个碳达峰重点工程”。为支撑试点建设,梳理形成“四张清单”,细化分解各单位“任务书”。立足“在重点领域进行制度突破,在全国全省引领示范”,着重谋划提出支撑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特色亮点工作。


一、推动一批创新引领的改革制度落地


(一)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出台《杭州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办法》,制定完成《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并拟于2025年公布实施,率先开展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立法。


(二)探索制度创新。一是健全碳排放“核算+预算”制度,开展碳预算管理课题研究,启动碳预算管理前期工作,成功争取省碳效码试点。二是深化项目碳评价改革,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课题研究,修订杭州市产业导向目录,探索项目碳排放准入标准。三是探索区域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创新,打造区域集中供能示范区。


(三)建强平台场景。探索推进碳期货交易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创新“碳效贷”“转型贷”等金融产品,搭建“碳账户金融”应用场景,构建绿色低碳项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和绿色低碳科技技术攻关项目清单,打造“杭碳”绿色金融品牌。


(四)完善“杭碳”标准。立项省级地方标准《大型赛事绿色低碳运营指南》。制定发布《低碳生态农场碳排放核算与评价规范》,发布水稻、水果、蔬菜等13个农产品碳标识。吉利集团、零跑汽车牵头立项省团体标准《电动汽车碳足迹评价规范》。


二、推进一批具有杭州辨识度的重大项目建设


(一)实施十大标志性工程。加快推进“1+N”“双碳”智治体系建设工程、“光伏+”推广工程、城市更新工程、“双碳”成果转化首选地建设工程、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圈建设工程、新型供能园区建设工程、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程、“绿富美”协同增效建设工程、“人人+”低碳品牌打造工程、“循环减碳”建设工程等,构建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良好格局。


(二)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落实分类分层分级协调机制,有序推进91个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新型供能园区等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三、优化机制保障,打造特色亮点


(一)完善碳达峰试点城市工作协调机制。细化各单位分工职责,加强工作调度、通报晾晒、督导考核,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抓好工作闭环落实。


(二)强化典型经验推广。聚焦数智、科技、金融等特色优势领域,迭代开展“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评选,总结提炼碳达峰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


下一步,杭州市将以“杭碳”品牌打造为契机,在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打造碳足迹品牌、迭代升级“杭碳云”平台、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全力建设碳普惠平台、大力推广“杭碳”经验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张家口)建设经验


张家口市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抢抓战略机遇,坚持高点站位,突出守正创新,着力打造生态优先、清洁低碳的绿色城市。


一、注重示范引领,探索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将试点城市建设与冬奥会筹办举办、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着力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争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先行者。


通过算电协同释放数字活力,积极探索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支撑的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构建绿色电力和智能算力协同发展模式,形成“前端绿色供能—中端智慧运行—末端循环汇碳”的全程零碳发展格局。合盈数据、明阳阿里巴巴数据中心2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示范项目,每年可为数据中心供应绿电6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88万吨。


通过智能电网拓展外送通道,建成新能源外送通道5条,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每年可为北京市输送14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占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连接张北地区和雄安新区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累计输送绿电超500亿千瓦时。


通过氢能示范助力绿色交通,牵头建设的河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成为全国五大城市群之一,创新实施“氢能产业跨越行动”,示范推广氢能车辆1212辆,覆盖客运、物流、工程等多个领域。其中,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安全运行超5000万公里,成为国内运行数量最多、最稳定的城市之一。


二、坚持产业优先,构建绿色低碳产业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更多、“含新量”更足、“含碳量”更低。


在新能源产业上,引进华能、大唐、华电等电源开发企业130余家,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700万千瓦,占全域电力总装机的87%,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2015年以来,可再生能源累计发电量超28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亿吨。


在大数据产业上,立足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城市和全国十大数据中心张家口集群,以怀来、张北、宣化大数据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打造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投运数据中心项目30个,投运服务器160万台,6家单位获批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


在装备制造产业上,沃尔沃电动车项目建成投产,2024年已生产新能源汽车10.6万辆,100%实现绿电供应,出口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阳、金风等31家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落户,涵盖整机、叶片、塔筒、组件等新能源领域。宣钢集团将800万吨钢铁产能全部关停,同步规划建设高端材料制造基地,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已投产达效,率先探索钢铁行业摆脱传统化石能源的深度依赖全新路径。


三、突出科技创新,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深化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转化,完善绿色低碳政策机制,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核心竞争力。


搭平台,联合京津冀区域54家氢能领域科技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了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与氢燃料电池技术研究院等7家省级创新平台。围绕氢制备、储运、供能、动力、原料五大方向,聚焦12项集成系统,研发核心装备,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氢能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建体系,制定出台《支持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规划建设退役风电循环利用示范园区和风电部件回用及再制造检测中心,支持有意向、有条件的县区先行先试,推动风电光伏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绿色闭环发展。


定标准,编制了《张家口市风力发电项目降碳产品方法学》《张家口市集中式光伏项目降碳产品方法学》,开发建设首个市级绿电降碳产品方法学。


四、深化“两区”建设,激发绿色低碳机制新活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以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在降碳上做“减法”,坚持“压能、减煤、治企、抑尘、控车”协同推进,推动能耗“双控”与碳达峰目标精准衔接,“十四五”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以年均5.8%的能源消费降速支撑了平均4.2%的经济增长,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在固碳上做“加法”,五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817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00万亩,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23个,全市森林面积达1545万亩、草原面积达1352万亩、湿地面积达108万亩,均居河北省前3位。全市森林蓄积量达2667万立方米,固碳能力显著增强。


在碳汇上做“乘法”,科学规划林业碳汇开发项目,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正在推动2.9万亩国有林场资源作为首批申报项目,为林业碳汇开发作出示范。


下一步,张家口市将围绕可再生能源供给、科技成果转化、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领域做好“提升”文章,着力布局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张家口贡献。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包头)建设经验


包头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赋能等方面发力,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碳达峰新路径。


一、将高水平建设绿电基地作为碳达峰试点的基础条件


包头市风光资源丰富,新能源可开发量5600万千瓦,太阳能年可利用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风能年可利用时间达4000小时以上。立足风光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晶硅光伏、风电等旗帜型产业集群和氢能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为碳达峰试点建设提供绿电保障。


(一)打造四个新能源发电基地。通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打造四个5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2024年12月已实现新能源装机877.13万千瓦,占全市装机容量的44.24%,风电及光伏装机分别为578.89万千瓦和298.24万千瓦,储能电站装机35.8万千瓦。


(二)打造四条新能源南北通道。重点规划了四条500千伏输电通道,其中,包风1、包风2通道已投入运营,包风3、包风4通道已纳入国家规划。配套建设36个储能电站,规模总计621万千瓦/2965万千瓦时。


二、将高效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作为碳达峰试点工作的核心


包头市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城市,始终将工业领域绿电消纳和节能降碳改造作为开展碳达峰试点工作的核心,全力推动产业绿色发展。近三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上升25%,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2024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3330亿元,实现增速8.03%,扣除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后,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97%,能耗强度下降13.3%,超额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


(一)提高重点行业绿电应用比例。制定出台《包头市确保“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完成工作方案》,压实能耗双控目标任务。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消纳可再生能源30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2380万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实现高比例绿电替代,重点行业中,晶硅达到73%、稀土达到53%;重点企业中,通威高纯晶硅达到78%、天和稀土磁材达到76%、包钢集团达到63%。


(二)加快推动存量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建立了工业重点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库,按月调度、按年核算完成节能量。2024年以来,包钢余压余气节能减排CCPP发电、新恒丰电解槽优化技改、东方希望铝业节能环保改造等项目陆续完工,预计年度节能量可达到39.5万吨标准煤。


三、将高质量推动低碳创新作为碳达峰试点工作的关键


包头市始终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作为开展碳达峰试点工作的关键一环,在能源、产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与试点示范工程,从而以点带面形成突破。


(一)在重点行业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工程。全国首个纯绿氢产业化项目—华电达茂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工程、钢铁行业首个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包钢集团50万吨CCUS示范项目已投产;国能煤制烯烃CCUS项目、包钢15兆瓦分散式风电与氢能项目等一系列绿色低碳项目有序推进。


(二)开展区域碳中和试点建设。达茂零碳工业园区以新能源自力电网为基础,建立“绿电生产+智能化配电网+循环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电冶炼、石墨新材料等产业。白云矿区目前已基本实现绿电发电与用电平衡,正在利用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开展县域碳中和示范建设。


四、将高质量服务企业作为碳达峰试点工作的着力点


(一)探索开展绿电核减碳排放认证。以晶硅光伏、稀土应用等优势行业为试点,与英国标准协会(BSI)在碳足迹核算、碳标准制定等方面展开合作,为企业免费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碳足迹公共服务,颁发境外权威认证机构承认的绿电可抵扣碳排放量证书。2024年,双良硅材料和大全新能源已取得BSI颁发的证书,认证绿电消费量72.6亿千瓦时,有效核减碳排放量218万吨,预计为企业减少碳关税约2.5亿欧元。


(二)探索建立碳足迹公共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国范围探索建立碳足迹公共服务体系,将120家绿电消纳用户纳入碳足迹数据平台,对电网运行、能耗调度等核心数据进行监测和统计,为碳决策、碳考核、碳交易、碳认证提供服务。


五、将高起点推进碳汇联动作为碳达峰试点工作的有效补充


(一)建设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创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自治区首套草原生态系统专用碳汇监测系统,完成300个森林、草原、湿地动态监测样地第二轮监测数据演算分析,全面摸清全市森林、草原、湿地碳汇量、碳储量底数。


(二)推动碳汇林片区建设。以国有林场、重要湿地、山北草原为主阵地,建设达茂旗实验林场等林业碳汇发展片区,达茂旗查干哈达苏木等草原碳汇发展片区,黄河湿地等湿地碳汇发展片区。


(三)推进林业碳汇市场化。全市完成林业碳票交易2000吨,交易额12.8万元。开发首笔林业CCER项目,确定一期开发项目10万亩。开发5000吨包头数字碳票应用于“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碳排放抵消。


下一步,包头市将强化《国家碳达峰试点(包头)实施方案》落实力度,坚决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继续在构建低碳高效能源体系、促进重点领域绿色转型、支持低碳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注重巩固改革成果,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打造碳达峰试点建设包头样板。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建设经验


盐城市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深耕绿色能源,有序推进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


(一)加快推进风光资源规模开发。出台光伏资源开发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启动百万级深远海示范项目,推进26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2024年1—10月,新能源发电261亿千瓦时,占江苏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4%。


(二)抢先布局新能源融合示范。在大丰东沙岛海域率先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大丰200兆瓦风光同场、近海亚湿热气候光伏户外实证试点等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三)全力打造长三角综合能源基地。推动滨海港LNG接收站、码头和天然气长输管道等工程建设,推动151万千瓦储能电站建成并网。


二、突出零碳示范,先行先试零碳产业园区建设


(一)搭建绿电直连式电网架构。以绿电就近就地消纳和可溯源为目标,布局建设绿电专变、绿电专线,3家零碳产业园全部实现核心区可溯源绿电接入。探索“绿电+氢能”模式,打造“绿电+新型电力系统”路径,重点发展海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零碳社区建成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储充一体车棚及分布式风冷储能、感应照明等零碳场景,入住员工1800多人。滨海港零碳产业园挖掘“绿电+冷能”优势,积极布局海洋算力中心、冷水鱼养殖等综合利用项目。


(二)加快新能源就地消纳应用。深入推进“绿电进园区”“绿电进企业”工程,在4个园区探索构建高比例可溯源绿电的新型电力系统试点。2024年1—10月,全市绿电交易达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倍。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获批省氢储能示范项目。大丰港区建成零碳自动化集装箱堆场。


三、着力绿色转型,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产业入选首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海上风电整机、叶片产能分别占全国40%、2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年内重返千亿级。绿色环保产业集聚规上企业近400家,落户7家全国烟气治理行业10强企业,环保滤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


(二)培育绿色制造企业标杆。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11家,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400多家。扎实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创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个、5G工厂14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6个。


四、坚持节约高效,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一)强化源头审批监管。全面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决策部署,“十四五”前三年,全市非电行业耗煤下降40.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30%提升至34%,单位GDP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0.2%,排全省第四。


(二)推动存量节能改造。制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以2023年综合能耗为基准,对全市综合能耗前30企业逐企开展节能诊断,编制“一企一策”改造方案,形成69个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清单,预计年可节约标准煤43万吨,并拓展至127家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废旧物资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盐城模式。


五、厚植绿色生态,加快构筑生态文明建设优势


持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


(一)塑造美丽空间格局。统筹推进城郊都市休闲圈和里下河水乡、古黄河等生态风光带建设,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印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推进盐城林场国家级森林碳汇试点,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2%、高于全省1.14个百分点。


(二)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63.9%,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43.6%。全市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的保护物种142种。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市域全覆盖。


六、拥抱绿色生活,不断提升美丽宜居城市品质


(一)全民践行绿色低碳行动。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推广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等绿色产品“以旧换新”,预计2024年销售节能家电产品65万台。深入推进东台市、亭湖区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发“碳汇贷”“微绿贷”“绿色普惠农业碳汇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累计落地各类生态系统碳汇贷12.6亿元,居全省首位。


(二)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2024年以来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7万平方米;提升城市绿地特色活力空间30处,其中建设口袋公园22个、林荫空间改造8个;新增绿地82公顷、改造提升绿地19.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3.3%;6个项目入选江苏省民生实事“乐享园林”。


(三)加快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印发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完善铁水、公水、公铁等多式联运体系。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充电基础设施超6万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万辆,主城区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占比分别达到81%、98%和98.3%。建成331公里“六主四环八支”BRT快速公交网络,运营全国首条超级虚拟轨道交通SRT公交示范线,绿色出行比例达72.5%。


下一步,盐城市将全力抓好《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在零碳园区建设、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海上“能源岛”开发、碳排放双控等方面形成更多改革成果。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南京江宁)建设经验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推进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2024年3月迅速召开试点部署动员会,构建了“一个领导小组、一个虚拟电厂专班、一套任务清单、一个绿创中心、一组合资公司、一揽子政策”的“六个一”工作机制,重点抓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企业碳管理转型、资源综合利用降碳协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四篇文章。


一、以能碳虚拟电厂为引领,奋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一)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开发区充储设施建设规划》《南瑞集团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等系列文件,推动科学发展。


(二)推动强强联合。成立三大核心平台,与国家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出资成立国际绿创中心,落实低碳政策、产业技术、生态打造、创新合作等任务。与重点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启动园区虚拟电厂、光储充等示范场景建设。


(三)坚持点线面结合。面上以打造能碳虚拟电厂为牵引,对以电为核心的能源和碳排放逐步实现可观可调可控,形成涵盖“虚拟电厂+电力交易+综合能源+智慧用能+能碳管理”五大功能,积极申报国家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线上以构建组团式微电网示范区域为核心,在全域低碳园区、现代楼宇组团等方面发力,打造一批微电网场景应用示范;点上着重推进N个低碳场景应用,光伏领域,年度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27个,容量23兆瓦,较累计存量增幅达15%。储能领域,50兆瓦/100毫瓦时的协鑫储能电站2024年6月投运,第2座50兆瓦/100毫瓦时的林洋储能电站计划2025年5月投运,预计年度新增工商侧储能项目较存量规模翻一番以上。光储充领域,年度新增充电桩300根,南京市首个光储超充放交能融合示范项目投运,与市供电公司加快打造4.5亩的区域性充换电示范场景。低碳交通领域,中汽创智完成12公里智能化道路升级,推动多家企业淘汰燃油非道路移动机械,每台给予购置款30%补贴。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层次推动企业加快碳管理转型


聚焦企业关注的碳足迹核算、欧盟碳关税法规等核心点,实施“3+3”服务措施。


第一个“3”是指三项绿色营商环境提升措施。一是支持电力因子标准制定。支持南瑞集团加快建设全省碳足迹平台—电力装备子平台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碳足迹领域话语权。二提升碳足迹公共服务水平。制定《开发区碳足迹实施方案》,上线全市首个园区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菲尼克斯聚焦铸造等行业建设碳足迹平台,年度引入4家低碳服务机构,推动10家企业设立碳管理部门,超20家企业开展碳盘查,近30个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制定碳普惠体系建设计划,对接南京全市平台,加快推进自愿减排创新发展。三是构建良好绿色金融环境。推动南京银行新建零碳银行网点,设立绿色低碳发展共创中心。与国网英大共建国家电网“电e金服”南京分中心。修订园区绿色政策,新增企业低碳管理认证、绿电交易应用等20项条款,全方位保障工作落实。


第二个“3”是指三项企业绿色发展措施。一是免费开展节能诊断。已遴选出第一批服务商和100家能耗大户,加快超80亿元的技改项目落地建设,力争规上企业节能诊断三年全覆盖。二是打造绿色标杆。率先制定《开发区近零碳工厂建设标准指引》,加快培育5家近零碳工厂,新增培育7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累计17家)。三是引导履行社会担当。制定《开发区ESG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发布全国首批园区ESG发展报告,参与编制全国首个《产业园区ESG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团体标准,推动形成近十家ESG示范。


三、聚焦高用能重点领域,加快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降碳协同能力


(一)建设领域。启动绿色建筑节能诊断(一期30家),年度推动20余栋非工空调柔性改造,无线谷科技园建成南京市首个国资领域微电网低碳示范项目。


(二)产业领域。推动腾讯数据中心在建项目采用先进制冷技术,重点汽车零部件企业启动刹车盘回炉再制造业务流程,华友能源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储能系统生产项目开工建设。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园区智慧水务平台,实施年度75个治气工程、源头替代项目实施,推动长马整车、上汽大众2家排放大户建立三年减排计划。


(三)环境领域。推进区域环评增加碳排放评价。建成包含上中下风向3座大气监测站、60个空气微站、2座水质监测站在内的全方位监测体系,探索推进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融合清单制定。


四、推动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推出“碳索园桌汇”培训方案和企业“碳路巡礼”宣传,已举办培训活动20场近1500人次。一方面,聚焦产业引培。制定绿色低碳产业招商图谱,出台低碳应用场景招商清单。另一方面,聚焦绿色创新。支持南瑞集团攻关构网型技术,牵头首个智能变电站相关国际标准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投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下一步,江宁开发区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叠加、要素聚集、服务集中、创新集成,在制度闭环、低碳产业、场景示范、点面带动等方面,持续探索和突破,力争形成更多试点建设经验,为全国同类园区探路寻道、作出表率。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经验


合肥高新区作为安徽省科创力量最重要的承载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连续9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前十,形成中国声谷、量子中心的园区品牌。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全力探索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一、发挥好制度创新的领跑作用,建立协同管理机制


合肥高新区不断开展制度创新,先行探索实施以工业企业为管理主体的碳积分制度,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搭建园区能碳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动态核查和跟踪管理,健全能耗和碳排放底数一本账。二是建立科学的碳积分核算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行业确定改善系数,提供诊断意见,指引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实现“稳中有降”。首批30家试点企业中,17家企业获得了正向碳积分。三是制定激励机制,对于当年碳积分有盈余的企业给予每家10万元奖励,同时对采取的降碳技改类项目再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奖励。四是建立碳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新型“双碳”服务产业体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解决企业不想干不会干的问题。


二、“量身定制”政策保障体系,解决转型“动力不足”问题


一是制定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动态建立更新园区碳达峰重点项目库和标杆项目库,创新设置“绿色发展奖”等,政策支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支持碳减排技术和工艺、光伏应用、试点示范建设、碳积分试点示范、绿色创建等,已累计兑现资金超1亿元。二是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与多家商业银行签订发展合作协议,打通“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机制,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主线,创新推出双碳贷、碳积分贷、亩均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提供不低于20亿元意向融资。


三、发挥科技创新赋能作用,打造低碳“科学岛”


合肥高新区构建了全链条创新体系,聚焦发展前沿,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形成“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清单”,分门别类给予资金和融资支持,鼓励科技创新、技术转化、应用落地。现已拥有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光伏逆变器,世界首套光伏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装置,国内首座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大型绿氢项目中使用的柔性制氢技术等。


四、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调存量、优增量、提质量”,不断构筑新的“产业地标”。让传统产业不再传统,科技创新就是最核心变量。合肥高新区以典型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变革发展。2024年,合肥高新区1家企业被评为全球“可持续灯塔工厂”,成为数字化绿色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功案例。企业通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动态管理平台,实施绿色工艺迭代升级,实现产值增幅超60%,碳排放量下降超40%,相关模式已在11家工厂陆续复制应用。同时,园区聚集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升至60%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超3000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1350亿元。二是推动全区光伏应建尽建和各领域用能方式转变。园区多家企业正在实施全电工厂改造,积极打造零碳工厂、零碳产业园、零能耗建筑,其中5个标杆项目成为安徽省零碳低碳应用示范。2024年,园区率先实施半导体路灯节能改造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约电费约700万元,综合节电率超40%。


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加快探索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打造全国产业转型提质发展示范区、绿色科技创新策源地和绿色管理创新试验区,为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典型经验。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建设经验


西咸新区2014年被国务院批复为全国第七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西咸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之路。


一、坚持转变生产方式,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不断扩大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盯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培育含新量、含绿量高的绿色能源产业。西咸新区规划建设了氢合湾、双碳光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聚集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含盖氢能、储能、电池等领域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持续提升绿色智能制造水平,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制造名单。自2017年起,新区不再审批涉媒项目,目前区内所有非电企业实现了无煤化生产。


二、坚持创新开发理念,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体系不断完善


在全国率先大面积推广“取热不取水”“零排放”的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供热技术,在全省推广面积2500万平方米以上,向北京、河南等地推广超过500万平方米,为北方城市清洁供暖贡献了西咸样本。以2000万平米供暖面积为例,一个采暖季可替代标准煤约32万吨,实现碳减排85万吨。坐落在新区的西安交通大学新校区西部科技创新港,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采用中深层地热能供热技术的单体项目。持续推动实施了建筑小区、公园绿地、市政道路和河湖水系综合治理等多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累计推广2300万平方米,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累计推广装配式建筑超2000万平方米。建成投用省内第一个零碳游泳馆以及国内规模最大的近零能耗体育建筑,已建在建的近零能耗建筑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项目数量和建筑面积均位列全省前列。目前实现新区范围内全部公交线路纯电动。


三、坚持突破瓶颈制约,绿色低碳政策创新模式不断探索


建成运营西北首家绿电绿证服务站,引导企业自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升全社会绿色用能意识。推动创建重点领域降碳标准,支持辖区企业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设立绿色能源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编制了“陕西省智慧绿色能源建筑”地方标准。持续推动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等多试联动,创新性建立了涵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项目等多维度气候投融资统计体系,科学制定了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标准,累计评价入库企业62家、项目87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2万吨。通过搭建政企对接平台,为39个入库项目解决融资116亿元。持续探索提升特色碳排放统计核算水平,完成新区218家规上工业企业碳核算,按照碳强度表现将企业划分层级,精准识别项目减碳效果和气候效益,为企业获取金融服务提供减碳数据支撑。


四、坚持减污降碳扩绿,绿色低碳生态底板更加牢固


采用“城田交融”的组团式布局,统筹农业、生态、城镇三大功能空间,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及碳汇能力。建成总面积10.4万平方公里、总库容5052万立方米的斗门水库,成为西安、咸阳两地重要的气候调节地和规模最大的城市绿肺。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固碳,累计建成公园33个、绿地广场和口袋公园78个、绿道864.25公里,城乡绿化面积超1.05亿平方米、是2017年累计绿化面积的近5倍,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科技转化机制不断健全


2021年3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并把总窗口放在了西咸新区。三年多来,新区不断聚集创新要素,放大科技聚合效应,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1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78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78亿元,专利超过1.8万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3个。比如,通过科技攻关,新区与陕汽共同孵化的质子汽车,成功发布基于氢能的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车,隆基绿能BC电池和钙钛矿两项技术光电转化效率刷新世界纪录。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在产业绿色转型、城乡绿色发展、科技政策创新、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领域持续探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赤峰) 建设经验


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一类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冶金、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8个产业集群13条产业链,202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13亿元,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是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集聚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积极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高标准谋划顶层设计


(一)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指导推进。赤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试点建设工作列入《2024年赤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及深化体制改革重要事项清单,由内蒙古自治区2次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后,于2024年4月,第一时间以赤峰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方案》,同步制定了工作和进度管理台账,系统落实。


(二)明确试点目标,优化产业定位。到2030年,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全部达到国家标杆水平,部分企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总降幅达到52%,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同时形成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碳中和能力。建设“先进金属和化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制药和中蒙医药为主的医药产业”三个主导产业,“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融合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服务业产业体系和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及抢占发展机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支撑产业。


(三)启动重点任务,达成战略合作。2024年5月,以“碳路先行 绿动赤峰”为主题召开了试点建设工作部署会暨专项任务启动会。与国家电投综合智慧能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拟在搭建平台、构建体系、打造示范项目、培训宣传等4个方面14个领域开展工作。


(四)梳理政策体系,印发指导手册。组织编制了《赤峰高新区碳达峰试点工作政策指导手册》,收录了国家、自治区政府以及发改、工信、能源等八个部门自2020年以来印发的相关文件,涉及各类文件248个,共计140余万字。为试点建设工作提供系统、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高质量推进重点任务


(一)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绿能高地”。探索构建以风、光、生物质新能源发电为主体,以火电为基础,以储能为辅助,以电网为保障,加快构网型增量配电网建设,构建80%以上绿电供应的微电网,打造低电价高绿电比的能源保障洼地,引入绿电偏好型、电价敏感型项目,打造“万亩千亿”的冶金、新材料、化工产业集群。


(二)引导重点企业绿色化转型。全力推动冶金、化工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以绿色低碳为基础,加快建设“百万吨级铜产业基地”、“高性能合金、冶金产业区域综合体”、“硫酸与氟化工产业发展功能区”和“先进新材料生产基地”。


(三)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生态。用好钢铁、铜、铅、锌、金银冶炼产能,挖掘京津冀、环渤海的城市矿山,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积极谋划开展磷尾矿副产钴、钛、钪综合利用,锂尾矿钾、氟、砷综合利用,铜尾渣铁、硅、铜综合利用,锌冶炼危废综合利用等工程。


三、大力开展改革创新工作


(一)建设碳达峰综合能碳监测管理平台。通过整合园区涉碳数据,采用人工智能+行业的新模式,2024年底上线运行碳达峰综合能碳监测管理平台,助力园区掌握能源及碳排放动态变化,提高能碳管理水平。


(二)建设碳达峰试点园区考核体系。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碳达峰计划、评估管理体系,从园区及企业两个层面设计量化指标,计划2025年组织开展评估。


(三)建立绿色转型金融评分体系。基于企业绿色低碳能力、绿色信息披露、供应链绿色水平等情况,建立多维度评价指标,通过绿色评分为企业争取绿色贷款。组织区内商业银行成功投放3亿元,为区内锌冶炼行业资源绿色+增益型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贷款。


(四)打造智慧楼宇试点。推进建设赤峰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智慧化节能型建筑。通过供冷优化、光伏布设、计量体系优化和智慧照明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预计可每年节省电力消耗8万千瓦时。


(五)探索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围绕园区冶金、化工、新材料等重点行业,结合产业特点和标准,开展绿电、低碳制造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方法学研究。将百万吨级电解铜作为试点产品,提升园区铜产品价值。


(六)打造试点园区特色工业产品碳标签。选取纺织业羊绒制品为试点产品,推动园区特色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联合行业协会对园区企业东黎羊绒开展羊绒制品碳足迹核算及碳标签打造。


下一步,赤峰高新区将聚焦能源结构具有优势,着力破解产业结构制约,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推进试点重点工作,当好探路者和先行者,努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碳达峰试点园区。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增幅80.46%!四川能源投资集团增资至178.46亿

下一篇: 国家发改委:支持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技术应用 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搪商务大厦1111室(邮编:1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