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圆桌对话:2024年储能装机预计翻倍增长!储能行业是否又迎来新节点?

圆桌对话:2024年储能装机预计翻倍增长!储能行业是否又迎来新节点?

时间: 2024-05-28 来源: 能碳视界 作者: 打印 字体

储能与电力市场创始人王琤


3月28日下午,在2024能源环境服务产业年度峰会的工商业储能发展分论坛上,举办了以“储能技术在能源服务领域中的价值实现”为主题的圆桌对话。


对话由储能与电力市场创始人王琤主持主持,邀请到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销售总监韩啸、湖南格莱特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瑞平、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勇、安徽省建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耀星、能链智电智能电力副总经理邢胜杰、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政企事业部杨冰六位嘉宾,共同分享储能技术在能源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商业价值与实践经验。


光储充一体化应用场景的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


王琤:

目前我国工商业储能整体发展情况如何?您对2024年市场装机规模有怎样的预测?


韩啸:

目前,有很多公开信息显示了2023年实际装机规模,我对2024年的市场装机规模持一个非常乐观的态度,预计有一个100%的增长。主要原因是整个储能产业从上游的供应链到集成技术的进步,叠加电网的策略,回本周期明显加快了。其次随着很多金融公司、投资公司等资本介入,也将大大加快工商业储能市场增量。


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销售总监韩啸


王琤:

贵公司开展储能业务是出于什么考虑?目前市场潜力如何?在工商业储能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常见问题,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


金瑞平:

我们的光储充示范站是2020年建成的,成为了当地园区微电网的示范站,不过我们还是以产品为主,这个项目只是一个试点,包括整个Pack的试点,其实从经济性上来讲,是不太理想的。


我们在湖南做充电桩业务,目前体量仅次于国网,在运营共106座;光储存的电站方面,除了示范站,另外有三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电站,于2023年7月份开始运营,目前该项目投入约400万,配置120千瓦充电桩24台,光伏规模是210千瓦,储能规模60kW/120kWh。目前来看,充电桩的收益估算为28万左右,光伏收益大概14万左右,储能约4万左右,整体收益约106万左右,按现有规划,大概五年左右能够回本。从这个项目来说,收益方面还是非常的可观的。但其在建设过程中,确实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因素:第一,是选址规划的问题,光储充电站收益,与其地理位置、未来汽车流量、充电量有很大关系。第二,是国家及电网的政策问题,如峰谷差价问题、电力接入的成本,另外,还有充电站设计和产品的匹配及使用率问题。光储充的投资收益是很低的,按现有经验,我们原则上不投资低于20%利润率的项目。


湖南格莱特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瑞平


王琤:

对于光储充一体化的应用,目前国内发展的情况如何?其与综合能源管理这一概念,是否存在一定的结合点?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关注什么?未来发展和应用的空间有多大?


邢胜杰:

工商业储能一直也没有离开过光伏,包括储能,咱们统称叫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类。结合我们对工商业储能的理解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不同于大型光伏和集中式储能项目,影响工商业的光储充一体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建设成本,一方面是收益。仅靠电网、国央企做补贴或者示范区带动是不现实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地域性,光储充最终用电的负载实际是充电站、充电桩,地域特征非常明显。

截止到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了两千万,2024年1-2月份,充电基础设施新增42.7万台,新能源汽车新增102万辆。目前光储充主要应用以直流快充为主的商业化充电站场景,也叫公共充电站场景。截止到2023年底,国内公共充电桩的保有数量是28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装桩123万台。

全国来看,目前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的推动形式,以充电行业的投资运营商的示范项目建设为主,不如储能项目那么普及。基于目前的数据,如果有123万台直流充电装桩即12万座充电站的话,按照转化率10%推算,未来预估可发展1.2万个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我们测算过20个车位标准化的快充站,基本可利用的顶棚面积约400平米,也就是按照现在的625N型的组件能够装124片,约90千瓦,这种情况下,充电桩加储能加光伏,整体投资额应该在160到200万左右。按照京津冀地区测算,90千瓦光伏贡献量虽然不大,约年发电量9~10万度,储能一年充放电约13万度,但是还需要关注负荷吞吐能力,即充电桩的枪效(使用率),其决定了光伏发电能不能被消纳,以及储能能否在峰值的时候放出去。

按照单个枪效150度电测算,20个车位,年用电量110万度,光伏是9万到10万度,储能是13万度,从数据上来看,应该是能够被百分之百消纳。但实际情况来看,因为目前的充电客户,尤其在公共充电站、商用充电站的主流客户还是以网约车为主,价格敏感度高,多是习惯在比较便宜的谷电时间段集中充电。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充电光储充一体化良好的投资运营收益,要重点关注建设成本,光伏组件价格和储能电芯价格降的比较厉害,但是钢材成本还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所以不妨采用以周边屋顶光伏加充电桩,加储能的方式降低成本。目前来看,光储充的成本中,光伏系统成本在2.8~3元,钢结构成本占到了将近1.5~1.8元,所以站场选址时,周边是否有可以利用的屋顶决定了最终的投资收益。

从地域特征来看,电动汽车保有量呈现一定的地域特征,充电桩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TOP10的城市,包括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上海、山东、北京等,基本上占整个充电桩基础设施数量的70%。所以光储充一体化,不能为了做示范而做示范,也不能单纯为了消纳光伏发电而选择做光储充,光储充电站收益好坏与不同地区建造成本、电价差及充电站本身负载有很大关系。所以除了精准的控制成本,还需要做到精准的容量设计。另外,还要升充电服务的能力通过引流导流的方式,尽量吸引更多的车辆在光伏和储能出力最大化时来到充电站,保证在电价峰值或是光照条件最好时做到百分之百消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收益的能力。


能链智电智能电力副总经理邢胜杰


峰谷套利商业模式与价格敏感的主流用户


王琤:

安悦节能在上海有投运的储能项目,请问贵公司在应用储能时,除了峰谷价差套利,是否有其他的应用形式?收益如何?如果未来继续考虑投资储能项目,对于项目的收益率有怎样的预期?


杨勇:

安悦节能目前储能项目投运数量并不多,仅1个项目为安悦自投,且稳定运行两年多。我们的商业模式叫“能源供应”,业主将其光伏、储能及能源中心的运营都交给了安悦。这种商业模式下,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该模式,实际是构建一个企业的微网,储能有没有收益都要上,否则无法构成一个完整微网。因为很多企业用这种模式,能源拓宽以后,光伏会投运,储能也会投运,能源中心里该替换的替换、该做节能技改的做节能技改,这种模式一定是需要和车间打通,通过智慧能控平台,预测15分钟以后的用能需求,从而有效调节。储能盈利模式不外乎峰谷套利、降低MD值几种,以我们项目为例,项目工厂的用电费用原本大概5500万元左右,去年通过这种方式,节省了约600万元。目前这个模式在上海受到市发改委的极力推荐。我们对这种模式的投资,是做的整体考虑,不单独计算储能。


王琤:

这种商业模式给我很大启发。脱离了峰谷价差模式的限制,在能源管理场景下,储能其实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应用价值。


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勇


王琤:

站在储冷、储热技术等更广义的储能的角度来看,在实际工作中,您是否会关注储能以外的其他业务?如果要选择一个储能技术,你最关注的点是什么?您希望储能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服务?


梁耀星:

在很多场景下储能有不同的应用。我们目前没有投运的储能场站,安徽从2024年开始有五个月储能只能做一充一放,IRR并不理想。但是在业务实践过程中,我们和储能是有很多的联系点的,如在建筑领域,安徽省目前为止,所有的光储直柔都是由我们设计,部分项目由我方投资,部分项目是由地方政府投资,如我们在安徽亳州的旅游客运中心试点采用融合了光储等技术,投资很大,但投资回收期根据我们判断在二十年左右,其示范作用更强。不过我们虽然是国有企业,但也有资产保值的要求,所以肯定会去关注其收益性。

我们在安徽也有能源托管项目,目前没有加入储能,我内心来讲还是觉得储能是增加能耗的。像我们每年会陪同安徽省发改委、经信厅、住建厅等至少要做100到150家的能源评估审计以及整改报告。所有的整改方案几乎不会出现储能这两个字,有些最多会出现水储冷、冰储冷,没有专家建议上电化学储能,因为专家自己也解释不了综合能耗是上升的。但是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它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现在储能更多的商业模式,还是峰谷套利。峰谷价差形成以后,这个市场才被激活。工商业分布式之所以能蓬勃发展,我觉得是因为它“快”,从设计到安装只要15天,光快最快也要30多天。储能设备制作有个时间,如果把基础建好,场地条件还不错,安装也就一天,非常的简单。

我个人认为,现在储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第一是安全,然后是性能,再到成本

最后聊下光储充电站,在安徽大概率会落地三到五个光储充电站,其中有一个站会做成示范,我们利用了企业本身两万平方的屋顶,单独上变压器,充电场站只建12个桩,24个枪,所以理论上算下来,肯定是能做成一个零碳的。在这个站的元素里,我们一期并没有计划上储能柜,而是计划上两个移动储能车。此类应用在安徽不算特别多,但是也有一两百台,目前主要应用在合肥。合肥过去三到五年对新能源车进行支持,充电服务费在三年前是免费的,政府全额补贴。直到今日,服务费在合肥只有三毛多,剩下的政府补贴。安徽也会出台一系列对于补贴政策。补贴其实只是一个增量,并不是测算收益的一个因素。现在光伏低成本所带来的边际电价,不到一毛钱,如果以后要做此类型充电站,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在峰段打出加综合服务费等品段价格,来解决网约车的充电问题。在合肥有个很明显的现象,11点前是峰段,快到11点的时候,某充电站至少50辆车排队,峰段时车主绝对不会充,价格敏感度非常高。


安徽省建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耀星


“储能设备不能炸,一次都不能”


王琤:

业主们都很关注自己的财产安全,保险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是否有特别针对储能的保险产品?如果储能项目想要顺利的获得保险,要考察哪些方面?


杨冰:

这三年来,我们做了全球的储能风险运营调研,不管项目所在的企业属性是民营、混合制,或是国有企业以及外企,把工商业储能有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了调研。储能爆炸引起的行管单位的警惕性,以及企业家运行过程当中,辛辛苦苦十来年,一下回到解放前的状态是很多的。

三年前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在风险管理制订时,通过探讨得出来一个结论,目前该行业的发展,不是资金的问题,也不是管理的问题,而是储能本身运行过程当中,技术没有突破壁垒的问题。去年10月份,我们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由中电科,以及全国前十大的国央企储能设备公司、集成公司,包括投资公司,还有金融机构等针对储能风险的管理进行了一个充分的探讨,其中最受关注的话题是关于储能项目运行过程当中设备财产的损失——储能设备不能炸,一次都不能。

储能市场百花齐放,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储能项目运行托管短则六至八年,长则十五年起,未来如果出现问题,责任主体可能无处可寻。针对储能运行过程中,如因热失控过程造成的财产损失,江泰保险进行了充分评估以后,基于行业的风险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方案试点。我们的保险方案,对于投资运行过程当中财产本身的风险,是可以给在座的各位的企业做一个充分的风险转嫁。据我所知,目前不管是企业主体性质如何,还是处于风险自留阶段,这一点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办法通过技术进行突破的

三年前北京大红门事故是国内非常受重视的案例,我们开展过针对该案例的回顾和现场调研。以目前的消防技术手段,很难对储能产品安全性提前进行鉴别。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是尽量从技术和风险防控手段上,有一个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其次行管单位在交付过程当中,合同切割包括风险本身方案在匹配时,风险管理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


现阶段国内保险体系建设密度、深度和完整性还不够。保险公司在承保本身财产措施时,首先需要有一个概率模型,规模不够的情况下,事故概率模型难以建立。国内储能的发展和管理制度不同于国外,国外对于风险管控更偏于市场化,其技术完整性和模型的建立比较完整,国内目前还存在缺失。我们目前正在进行模型的开发,模型的开发其实就是为了让企业项目执行过程中,当面临可能发生的设备财产损失以及不确定的公众或公共安全损失时,不至于将整个企业搭进去。

我们都能够很深刻的发现,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是一把尚方宝剑。去年我们完成了试点工作,希望今年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一起把模型建立起来,把承保的费用降下来,最终把在运行项目过程当中,风险自留的成本和管理的风险成本进行转嫁。


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政企事业部杨冰


王琤:

从储能系统产品的供应商角度来看,在选择储能设备时,想要避免潜在风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韩啸:

首先我觉得目前储能并不是只有锂电这一条路线,还有很多其他储能路线,都有各自的特点,包括成本、储能时长等各种方面的因素。其次,需要对自身的生产经营做出一个准确判断,来确定储能项目规模大小。最后,作为一种五年到十年周期的产品,还是要加强内部的学习及安全培训,包括建立合理合法的范围,包括和厂商进行及时互动,相辅相成、群策群力地促进行业发展。


结束寄语


王琤:

最后请大家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自己对工商业储能的看法或者期待。


杨冰:

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能够把最完整的保险的风险管理策略带给各位企业家,希望我们企业越做越好,最终达到国家能源转型的最终目标。


邢胜杰:

预祝各位和储能上下游相关的企业或投资人,在做好项目筛选的前提下,工商业储能项目装机量越来越多,大家多多挣钱。


梁耀星:

首先我也预祝今天参会的储能的上下游企业,未来都越来越好,同时也呼吁大家更多关注一些多条的技术路线。


杨勇:

储能市场很大,但细节需要多多研究,希望今天的大会圆满成功。


金瑞平:

用户侧储能未来可期,活下来的都是英雄,倒下的都是烈士。


韩啸: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合作,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从项目落地艰难到万亿级未来市场,工商业储能市场百倍增长空间从何而来?

下一篇: 湖南省能源集团揭牌两个月后:成立亿级新能源公司!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搪商务大厦1001室(邮编:1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