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不知不觉间,平价上网时代与我们渐行渐近,光伏行业将迎来新的拐点,当此之际,我们需要回头思考一下,中国的光伏发电行业真的准备好了吗?
2018年9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第一版《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首次拉开了中国平价上网时代的大幕。
首次征求意见稿中表示,对于符合各省可再生能源规划,落实消纳条件,符合有关监测预警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各省可自行组织实施无补贴光伏、风电平价上网项目,国家能源局不再对此类项目实施年度建设规模管理。同时还要求各省协调落实好项目建设条件,优化投资和运行环境,全面降低非技术成本,恰当情况下可以自行组织地方补贴,仅享受地方补贴的光伏项目不影响平价项目属性的认定。
2019年1月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文件,此次通知内容相比第一版更加完善和具体,并紧接着对此通知中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权威解读。
更具力度的是,此次文件规定,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开工并完成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及时予以清理和废止,为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让出市场空间。禁止收取任何形式的资源出让费、不得将在本地投资建厂、要求或变相要求采购本地设备作为项目建设的捆绑条件等,对各省政府降低非技术成本的做法做出了明确要求。
2019年4月8日,国家能源局对《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再次征求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文件名已不再是通知,而是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的第一条内容就是优先建设平价上网项目,要求各地区在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基础上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先行确定一批2019年度可开工建设的平价上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在第四条提到,在开展平价上网项目论证和确定2019年度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名单之前,各地区暂不组织需国家补贴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竞争配置工作。
以上可以发现,工作方案将确定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名单作为当前光伏行业最为迫切需要完成的事项。确切来说,组织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的建设之后,才会开始需要补贴项目的竞争配置。
与此同时,工作方案还要求各地区协同落实平价上网政策措施。在附件的“有关落实事项及任务分工”中,明确要“降低土地等非技术成本”、同时为了减轻企业负担,规定电网企业负责项目升压站之外的接网等全部配套电网工程;此外还对相关项目的售电合同进行规定,最大程度确保项目20年以上的电量收购、并保证平价上网项目不需要参加电力市场交易。这些利好政策都进行了详细的归责,并注明了完成时限。
可以说,工作方案不但确立了平价上网项目的优先地位,而且对之前发布的政策中提到的各种利好再次进行了强调,并着手严格落实。
虽然行业人士最为期待的补贴新政仍然尚未发布,但是工作方案的发出终于让国内光伏市场有了目标与方向。而且就目前来看,这是唯一的方向。
说了那么多,假如平价上网当真如愿实现,又会是什么情况?
首先,根据智新研究院预测,2021年左右,光伏实现全面平价后,将从之前“满足国家新增用电需求”转变为“逐步替代化石能源”。随着储能、输配电等问题逐步解决,光伏的波动性和消纳问题不复存在,化石能源不再具备任何优势,最大的可能是只有少量保留,作为电网的备用能源和调频选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应用时代正在向我们招手。
其次,随着平价的到来,光伏产品的价格可能会有波动,但大趋势毋庸置疑,能源一定会越来越便宜。在这种形势下,光伏的作用可能不止于发电,而是加上了许多“附加功能”,比如最典型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
平价上网实现后,政策周期性将明显减弱,商业模式由看天吃饭的B2G向B2B、B2C转换,市场空间急剧扩大,估值中枢获得提升。
不过,平价上网真的能一帆风顺畅通无阻吗?
光伏平价上网的标准是光伏电站在不需要补贴的情况下,上网电价等于当地燃煤标杆上网电价,因而,能否平价上网跟日照小时数密切相关,但各地脱硫煤电价不同、日照也不同,因此发电侧成本很难给定。
据光伏专家、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分析,黑龙江、吉林、海南三省最具备平价上网条件。但海南地租高,少成片土地,电网基础设施相对差,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缺乏接入口,成为制约其实现平价上网的重要障碍。
此外,制约平价上网项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地电网接入容量。电网接入容量是各省电网公司根据当地情况测算的电力消纳上限。
“以承德为例,当地的电网接入容量仅为500兆瓦,但实际圈地的项目远超过这个数字,超出部分怎么上网?”光伏业内人士表示,“这才是影响平价最大的因素。”
尽管按照当前的成本核算,平价上网很难大范围实现,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光伏淘金客们的“圈地”热情,他们寄望政策在未来松闸放水,以坐收渔利。而圈地项目所在地距离升压站的距离也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成本的增加。
以上困难还尚未考虑电网接入和消纳的问题。
首先,由于电网的自然垄断属性,各地的输配电网主要由当地电网公司独家投资建设并承担相应成本,新建输电线路耗资巨大、周期漫长,从经济角度来说,电网没动力配合光伏电力接入。
其次,大规模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需要大电网、大市场来消纳,电网和电力市场交易半径越大,所能消纳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越多,而我国的电力体制,恰恰是存在严重的省本位思想的,发电权的分配牢牢控制在各省手中,电力跨省交易困难重重,严重制约着我国光伏平价上网后的实际市场空间。
平价上网,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
下一篇: 海绵城市:告别“和你一起去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