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碳达峰碳中和与标准 | 加快完善CCUS标准体系建设,支持CCUS技术创新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与标准 | 加快完善CCUS标准体系建设,支持CCUS技术创新发展

时间: 2021-06-18 来源: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作者: 打印 字体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已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是未来40年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主线。


国内外实践表明,各类绿色节能低碳标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为此,我们将推出“碳达峰碳中和与标准”的系列解读文章,持续发布国内外相关标准进展,以更好发挥标准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作为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碳清除技术之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前沿技术。据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现状2020》报告,目前全球总计有65个商业CCS设施,其中26个正在运行(中国有3个)、2个暂停运行、其他37个处于在建或开发阶段。已运行的CCS设施每年可捕集和永久封存4000万吨二氧化碳。
中国企业也积极开展CCUS技术研发与示范活动,已建成多套10万吨级以上CO2捕集和万吨级CO2利用示范装置,并完成了10万吨/年陆上咸水层CO2地质封存示范。CCUS技术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等都急需标准化工作支持。


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与地质封存技术委员会(ISO/TC265)于2011年成立。目前已发布10项国际标准,还有3项在制定当中,包括捕集、运输、地质封存、交叉问题、二氧化碳驱油等相关领域(表1、2)。其中,中国牵头发布2项技术报告(TR),正在推进制定1项国际标准。


表1 ISO/TC265已发布的标准



表2 ISO/TC265正在制定的标准



CO2源一般来自于石化、化工、水泥、钢铁、电力企业生产过程。CCUS根据其流程可依次分为CO2的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其中,捕集技术又可分为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运输方式可采用车、船、管道等方式,利用则分为化学利用、生物利用和地质利用,封存则可以在陆地咸水层、离岸咸水层、枯竭油气田进行。上述各个子领域都需要完善的标准体系支撑。另外,从CCUS项目角度出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各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标准规范。


经过前期研究与分析,并借鉴ISO/TC 265国际标准体系框架,我们认为CCUS标准体系应按照基础、技术和管理标准的类别,以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的各个环节进行划分,如图1。


图1 CCUS标准体系框架



其中,综合基础类是反映CCUS各环节的共性问题、各环节间的衔接问题的标准子体系。在其他子体系中,标准应按照CCUS每个环节的技术类别进行划分,再根据技术成熟度、成本和市场预估分析,逐步完善标准体系。例如,在地质利用方面,增强采水(EWR)、二氧化碳强化采油(EOR),以及铀矿浸出增采(EUL)的技术难度最低,已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可优先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下一步,我分院将结合CCUS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的最新进展,依托近期成立的CCUS标准工作组,加快相关标准研制。目前拟重点推进的标准包括:


(1)CCUS术语标准,通过规范统一该领域专业术语和定义,以减少混淆;


(2)CCUS项目量化与验证标准,为企业确定清除量、参与减排交易等提供标准化支撑;


(3)地质封存分类评估的标准研制,为示范项目选址实施等提供技术依据;


(4)燃烧后捕集、CO2地质利用等技术标准,促进新技术应用推广;


(5)CCUS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标准,以防范CCUS建设和应用相关风险,并可参考ISO/TC265中相关国际标准,实现国际国内标准协调。




返回列表

上一篇: 生态环境部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谅解备忘录

下一篇: 发改委:“十四五”时期将从五方面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