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碳达峰碳中和与标准 | 绿色供应链标准支持降低碳足迹

碳达峰碳中和与标准 | 绿色供应链标准支持降低碳足迹

时间: 2021-05-28 来源: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作者: 打印 字体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意见》在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内容中,提出构建绿色供应链,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


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表明,在全球15种大宗商品的交易中,生产商约10亿家,其中300-500家供应链企业大约控制着70%的市场。由于供应链企业占据市场主要地位,通过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供应链的协同优化、绿色发展,可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碳足迹。绿色供应链建设在国内也得到广泛认可,近5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建设189家绿色供应链企业,且企业数量基本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表1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五批绿色供应链企业情况


绿色供应链标准是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基础,能够有效支持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融入生命周期、生产者责任延伸等理念。初步统计,供应链现行相关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15项、地方标准6项、团体标准4项,绿色供应链标准化推动低碳减排初见成效。
为实现供应链企业绿色提升有标可依,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一步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绿色供应链标准化水平。通过标准化手段,强化全产业链关键产品的绿色、环保属性,减少其生产、运输、储存、消费以及回收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


二是提升绿色供应链标准的应用效益。组织供应链相关企业开展宣传培训,推广绿色供应链优秀实践案例,倡导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运用标准主动公开碳排放和碳减排信息。


三是推广标准化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依据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标准,从供应链上的高耗能、高污染环节入手,加强绿色采购管理,协同绿色供应商带动上游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资源能源使用,实现低碳转型,不断降低供应链碳足迹。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中科院公布“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进展

下一篇: 韩正主持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央企要带头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