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时间: 2021-02-05 来源: EESIA 作者: 打印 字体

近日,已经有多个省区市陆续公布了各自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摘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仍是能源环境相关领域的主要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内容,个别省份甚至提出了具体“施工表”或“路线图”。


其中,与能源环境服务有关的内容如下所示:


北京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更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未来科学城要加快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大力推动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聚。


大力支持金融业开放发展。推动出台实施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两个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加快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数字货币试点应用,完善“监管沙箱”实施机制,着力发展财富管理、基础设施金融等新兴金融业务。


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细颗粒物、臭氧、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严格落实全域全过程扬尘管控。实施节水行动方案,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8%。加强土地资源环境管理,新增造林绿化15万亩。


上海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着力打造一体化市场体系,推动各类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异地康养、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协同事项。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体化制度。
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启动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工建设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工程,加快建设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吴淞江工程新川沙河段、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等工程。推进垃圾源头减量,推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启动实施第三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


扩展绿色生态空间。全面完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办好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推进环城公园带建设,推动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开园,建成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120座,新建林地5万亩、绿地1000公顷、城市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


重庆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能源网,提速实施渝西天然气输气管网工程,扩大“陕煤入渝”规模,提升“北煤入渝”运输通道能力,争取新增三峡电入渝配额,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推进“疆电入渝”,加快栗子湾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水利网,着力构建多源互补、区域互通、集约高效的水资源供应体系,加快建设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州跳蹬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启动长征渠引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2.1万个,扩大千兆光纤接入网络覆盖面。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推动源头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治,探索实施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加强三峡库区水污染联合防治,加快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启动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统筹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化落实河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30万亩,完成8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和400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巩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成果。加强长江禁捕退捕执法监管。全面推进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加快广阳岛生态修复二期、广阳湾生态修复,全力推进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长江模拟器等重点项目建设。


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推广装配式建筑和新型建材。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鼓励低碳出行,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落实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完善排污权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体系,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


天津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坚持制造业立市,制定实施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中国创谷”“细胞谷”建设,做强做大生物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建设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北辰京津医药谷,加快氢能产业布局。发展壮大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推动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和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实施工业污染排放双控,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绿色幸福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动湿地保护区生态移民、土地流转、湿地修复等重点工程,全年生态补水10亿立方米以上。加快建设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深入开展“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加大岸线和滨海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6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改燃或并网,淘汰国三及以下中重型营运柴油货车,确保PM2.5和臭氧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启动津沽、张贵庄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实施咸阳路等地区积水片改造,全面加强农村水体治理,确保全市Ⅲ类以上优良水体比例稳定提升。严格防控新增土壤污染。


浙江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共建长三角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快长三角跨省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计划,做优做强做大绿色产业。


启动实施碳达峰行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8%,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腾出用能空间180万吨标煤。


深入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治废。确保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低于每立方米29微克、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在90%以上。启动“美丽海湾”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快递包装物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


积极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长江口退捕禁捕。完成100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新增造林40万亩,禁止毁林开垦。


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紧扣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发展全产业美丽生态经济。


广东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推动内外联动,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加快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工程进度,推动“三江连通”工程全线贯通,规划建设广东水网。抓好惠州太平岭核电站建设,开工建设陆丰、廉江核电,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县县通”。加快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网络粤东粤西粤北主要城区全覆盖,打造珠三角5G网络城市群。放宽准入门槛,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大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吸引更多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加快中委广东石化、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华星光电、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等项目建设。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出台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意见,加快发展海洋产业集群。实施海上风电领跑工程,推进海上风电场建设,抓好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粤东整机组装基地建设。加快中海油乌石油田等项目开发,有序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做强海洋能源产业。
支持汕头、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统筹抓好东西两翼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和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布局,做大做强绿色石化、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出台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补偿和产业引导的实施意见。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拓宽辐射带动区域的广度,推动文旅等绿色产业发展。推进韶关新区、河源深河产业共建示范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梅州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云浮氢能产业基地等建设,发展生物医药、绿色矿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


扎实抓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分区域分行业推动碳排放达峰,深化碳交易试点。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占比。研究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制定更严格的环保、能耗标准,全面推进有色、建材、陶瓷、纺织、造纸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广应用节能低碳环保产品,全面推行绿色建筑。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攻坚,深化茅洲河、练江等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整治,强力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做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建设美丽海湾。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构建以臭氧防控为核心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推广新能源交通运输,发展内河清洁航运,加大非法劣质燃油打击力度,强化油路车企联合防控,推进煤改气、油改气,严格工地扬尘和露天焚烧管控。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源头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抓好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利用示范省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深入推进“三旧”改造,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体系。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探索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交易机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小水电、小水库清理整治,大力开展节水行动。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万里碧道,开展高质量国土绿化行动,打造以岭南山地、蓝色海岸带为屏障,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内核,连接珠江生态绿色水网的生态格局。加强优良水体水质保护与生态建设,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红树林、湿地等保护修复。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健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奖惩机制。


江苏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工程机械、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智能电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品牌服装、先进碳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加快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固链强链补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着力整治扬尘污染,努力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扎实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升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船舶污染治理能力,加强太湖、洪泽湖、南水北调东线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促进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强化土壤分类管控和污染源头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深入推进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大力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和沿江特色示范段建设。切实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做好退捕渔民安置转产和社会保障,加强常态化执法监管,确保禁到位、禁彻底。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及“十四五”行动方案,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加强节能改造管理,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河南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对基础较好的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尼龙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5个产业,重点突破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强化协作配套能力,推动规模和质量提升。


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支持绿色食品业瞄准细分市场,扩大市场影响力和份额;发展新型建材,依托骨干企业布局建设一批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加快轻纺企业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重点发展品质服装、智能家居。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钢铁、铝加工、煤化工、水泥、煤电等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发展,实施钢铁企业重组整合和装备大型化、产能保持在3000万吨左右;合理布局铅锌高端加工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再推进5万家企业上云,选树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演进。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的算力支撑作用,在精准医学、生态保护、装备制造等8个领域实施10项以上超算创新生态专项。


扩大有效投资。在产业、交通、能源等9大领域接续实施8000个左右的重大项目,力争年度完成投资2万亿元。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和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5万个,加快实施省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实施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原大型煤炭储备基地等能源项目。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分区分段、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率先实现郑汴洛段全线贯通。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南太行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分类推进水污染治理,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对影响黄河生态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严格控制、适当调整,严禁在沿黄生态廊道周边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实施干支流后续防洪工程,加快推动贯孟堤扩建工程立项,谋划推进温孟滩防护堤加固、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提升治理等工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深入实施“河长+检察长”制,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巩固提升“清四乱”成效,确保黄河安澜。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在抓好重点企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管控等治标工作的同时,以更大力度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县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推进地表水质持续改善。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风险防控,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探索用能预算管理和区域能评,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初始分配和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加快转型,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兴能源产业,谋划推进外电入豫第三通道。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推广使用环保节能装备和产品,实施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工程,开展多领域低碳试点创建,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辽宁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拓展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引育并重,聚焦“两新一重”建设和产业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上马冲动,滚动实施“三个1万亿”项目。


奋力书写“三篇大文章”。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老字号”。发挥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布局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100个以上企业改造升级标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字号”。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增材制造、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储能等未来产业。


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科学编制并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氢能规模化应用和装备发展。建设碳交易市场,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营造林202万亩,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能耗“双控”管理,推进绿色化生产,我们既要把能耗增量控制住,又要把能耗存量降下来。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方向不变、工作不松、力度不减,提升气、巩固水、治理土。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PM2.5浓度改善到38微克/立方米以下。强化河湖长制,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开展辽河干支流排污口整治规范化试点,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实施湾长制,加大渤海、黄海辽宁段综合防治力度,确保近岸海域水质稳定向好。开展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试点。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


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复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推进抚顺、阜新露天矿综合治理,加快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建设绿色矿山。制定实施水资源空间均衡规划。修复河道湿地生态,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创建辽河国家公园,倒逼产业转型、绿色发展。


吉林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公共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科技专项,让科技造福百姓、惠及民生、改变生活。
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支持辽源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东北亚汽车产业研究院。石化产业要向“减油增化”“精细化工”转型,推动产品由“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争取开工建设吉化80万吨乙烯项目。用好俄气俄油资源,谋划实施长岭天然气化工产业园等项目。支持吉林油田稳定发展。新能源产业要立足我省富风富光资源优势,推进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开发建设白城、松原两个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抓好松原长青等12个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风电、光伏制氢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形成产业集群。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布局数据中心,推进数字交通建设,新建吉林省能源大数据智慧中心,抓好长春、吉林城市智能体建设,推动吉林祥云大数据平台能力升级。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保持较高投资强度。谋划实施重大水利工程,抓好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工程、大江大河治理二期工程,做好引嫩入白扩建等“十四五”重大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打造“两横两纵双环”电网,完善500千伏电网结构,启动吉林“陆上三峡”工程,推动“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构建“两横三纵一中心”油气网。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更多区域增长极、动力源,支持白城市建设中国北方氢谷、中国北方云谷,打造四平市东北区域重要物流集散地,抓好梅河口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敦化市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前郭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大安市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破除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交通、能源、电信等领域。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启动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构建绿色能源、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加快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支持白城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挖掘企业节能减排潜力,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支持乾安等县市建设清洁能源经济示范区。创建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全面推进秸秆全量化处置,统筹抓好燃煤、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城市扬尘等污染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力争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0%左右。实施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紧盯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安全保障,依法治水、水岸同治,确保优良水体比例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努力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吉林美丽河湖,让江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实施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风险管控,加快治理修复。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加强生态系统治理。实施新一轮十年绿美吉林行动,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制定长白山区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长期规划,巩固长白山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成果,打造查干湖、东辽河、饮马河、松花江、图们江等系统治理示范区。支持白城、松原创建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持续推进中西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启动吉林万里绿水长廊建设,改善水生态。


健全生态保护机制。严格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生态移民。协调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创新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强化河湖长制,推进河湖“清四乱”,建立常态化巡护机制。推行林草长制,完善森林、草原、湿地等保护长效机制。


福建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创新碳交易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碳汇金融。开发绿色能源,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加快漳州、南平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业生产废弃物减排降污。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投资。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增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重点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推进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宁德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福州申远聚酰胺一体化、永荣石化己内酰胺、厦门天马第6代柔性面板生产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制度,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建设全省统一的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全面推行林长制,开展“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持续深化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加快生态云平台3.0建设。探索新污染物治理机制。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继续做好第二轮省级例行督察。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臭氧和颗粒物协同治理水平。深入实施“碧水工程”,深化河湖长制,推进闽江、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美丽河湖”试点建设,基本完成千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净土工程”,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提升垃圾终端处理水平和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深入实施“碧海工程”,加强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建设美丽海湾。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厦门、南平等地率先达峰,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强化区域流域水资源“双控”。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深化“电动福建”建设。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行动,坚决打击盗采河砂、海砂行为。大力倡导光盘行动,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有序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分类,推广使用降解塑料包装。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


甘肃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以“三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及行动计划,推进167个生态产业领域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抓好240个“三化”改造项目。支持兰州石化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推动兰州石化乙烯、金川公司氯碱化工下游高端产品研发生产,推进庆阳石化减油增化转型升级,支持玉门油田发展清洁能源制氢。壮大天水电工电气、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基地规模,增强酒泉、武威、定西等新能源和农机装备产业基地实力,提升冶金与化工、新材料等其他行业的耦合度。加快陇东能源基地煤电化一体开发。


发力壮大生态产业。抓好300个重大带动性工程建设,力争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实施千亿产业集群和百亿园区突破行动,加快培育2-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5-6个百亿级园区。支持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集聚发展。壮大金昌、兰州、天水等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白银东方钛业绿色循环产业项目建设。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酒泉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2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力争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谋划实施河西第二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750千伏、330千伏等骨干电网项目。科学合理配建充电桩,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全面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及我省规划。以祁连山生态保护、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治理为重点,统筹精准用好项目资金,推进水源涵养、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尕海湿地、黄河首曲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推进黄河兰州白银段湿地保护,实施一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推动合作市美仁、玛曲县阿万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整治。推进黑河、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前期工作。


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加快编制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强化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抓好剩余10项长期任务落实。推进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退出,抓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退化林修复、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全面推行林长制。编制我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鼓励甘南开发碳汇项目,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健全完善全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零容忍、严查处。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八大工程”,重点抓好工业、燃煤、机动车和扬尘四类污染源治理,推进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治理。坚持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三水”统筹,注重盘活城市水系,提升中水回用水平,持续巩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探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紧盯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开展重点监管企业规范化管理试点示范,构建行之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体系。


山西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大力培育一流创新生态。加快推进“111”“1331”“136”等创新工程,开展基础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双百”行动,加快光刻机用激光器、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智慧能源等领域技术突破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围绕纯电动、氢燃料、甲醇、燃气等方向,构建“零部件-系统总成-整车”产业链,加快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量产。光伏产业加快提升新型高效电池核心技术水平,构建“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产业链。坚持前沿引领、前瞻布局,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深海探测、先进能源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


推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建设10座智能化示范煤矿,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标杆项目,培育200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加快建龙千亿级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临汾千亿级钢材铸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现代煤化工走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和环境友好型路子。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把开展碳达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牵引举措,研究制定行动方案。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动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抓好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建立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体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机制。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开展能源互联网建设试点。探索用能权、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推动钢铁、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公转铁”,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类柴油货车,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等新增和更新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稳步提升水生态质量。加强工业集聚区废水治理,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强化沿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地表水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扎实做好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三线一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深入实施能源消耗双控行动,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统筹推进“五水综改”,推进水权确权登记及交易管理、水利投融资改革。加大固废综合利用力度。加快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消费。7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云南


202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省市的能源规划都在这里了


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持续打造绿色能源牌,做好“材”字大文章。加快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推进800万千瓦风电和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培育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500万千瓦左右,完成发电量4050亿千瓦时。推进石化产业“稳油强化”,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完成煤炭企业整治重组,推进煤矿“五化”改造,有序释放煤炭产能。能源行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加快建设绿色制造强省,打造“中国铝谷”和“世界光伏之都”,绿色铝硅产值突破1000亿元。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坚持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推进合金功能材料、电子浆料、电子信息材料、环保催化材料、稀贵金属新型功能材料等新材料迈向中高端。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健康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能源投资增长25%以上,生态环保投资增长15%。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确保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建成投产,力争旭龙水电站开工建设。建成明通、天星输变电工程,争取开工500千伏柳井、鹤城及昆明-曲靖网架加强工程,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电需求。推进全省油气管道“一张网”建设。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实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行动,加快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5G基站总量达到5万个,加速5G网络向县、镇延伸。


争取部省共建国家级绿色发展先行区。持续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转变思想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和赤水河流域保护,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深入实施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加快从“水域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保持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定向好,消除劣Ⅴ类、减少Ⅴ类,努力增加Ⅰ、Ⅱ、Ⅲ类,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塑料污染治理和城市垃圾分类。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居全国前列。




返回列表

上一篇: 首批6只“碳中和”债券落地 总投资64亿元,资金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产业项目

下一篇: 韩正同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举行首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搪商务大厦1001室(邮编:1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