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2022年作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全面铺开的第二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就“双碳”提出了多项具体任务。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提案建言,为实现双碳目标献计献策。
- 碳立法 -
-01-
九三学社中央 | 尽快研究开征碳税
一是在环境保护税中设置碳税税目。我国环境保护税于2018年1月1起开征,平稳实现了排污费向环境保护税的转换,不仅建立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制度和政策,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税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的征管协作机制,为增加碳税税目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有利于碳税政策的实施,也有利于减污降碳的协同推进。
二是碳税以递进税率方式征收。碳税的纳税人为所有排放温室气体的企事业单位,不包括居民。以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作为计税依据,与碳排放核算体系相衔接。碳税基础税率不宜过高或过低,可采用递进式分阶段逐步提高税率,在开征时明确分阶段税率表。
三是将碳税收入专项用于支持低碳转型。为避免征收碳税对经济和居民福利的负面影响、提高公众接受度,同时进一步促进低碳发展,对于重点纳税大户和采用低碳减排技术并达到一定效果的企业可给予较大程度的税收减免优惠。碳税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碳减排、发展新能源等活动,以及给予受影响低收入群体补贴。
四是衔接好碳排放交易政策。加强统筹衔接,对于免费取得配额应征收碳税,后期实施有偿分配之后,可以对碳排放交易覆盖的企业给予碳税税收减免,同时设置碳价基线,当碳交易价格低于基线时,相关企业不仅需要参与碳交易制度,还需以碳税的形式支付差价。考虑到部分属于碳税征收范围的企业也可能参与自愿减排交易(CCER),可对企业从碳交易市场中购买的排放量给予免税政策。
五是尽快启动碳税方案研究。尽快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开征碳税方案研究,对开征碳税的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等税制要素进行具体研究论证,充分预评估开征碳税对经济、社会和碳减排的影响。待研究方案成熟时,推动完成《环境保护税法》修法工作。
-02-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 | 修改环保法 构建双碳改革法律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认为,双碳改革必须在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法律制度指引下稳妥推进。目前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和环境法典化都处在研究论证阶段,成果尚未成熟,而减碳工作已经开展,制度构建迫在眉睫。胡成中建议从生态环境领域的基本法《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入手,使碳排放与治理有法可依,未来在《宪法》与《环境保护法》框架下,再制定单项法律和配套办法逐步完善。
-03-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 | 将碳税纳入环境保护税 多措并举助力碳中和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今年两会带来多份有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涉及加快研究碳排放税收政策、提升中国碳数据质量等方面。
在加快研究碳排放税收政策方面,蒋颖建议,将碳税作为环境保护税的一个税目是现阶段可以考虑的税制设计方向。碳税政策属于环保政策,因此将碳税作为环境保护税的一个税目具有合理性。而且从碳税立法效率看,我国已有完整的环境保护税法体系,将碳税纳入环境保护税,难度低于为碳税单独立法。
蒋颖还指出,谁排放、谁使用、谁缴税是确定纳税主体的原则。从时间安排上可以先启动对企业征税,再逐渐将征收对象扩展至个人层面。从征税范围上,建议先对碳排放密度高的产品征税,再逐渐过渡到其他相关产品。结合现行的能源消费税政策,可以尝试选择汽油等碳排放密度高的石化燃料产品,由消费者缴纳碳税。
蒋颖还建议,在全面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人员配置、硬件设施、质量保证机制、独立性审核机制、发展潜力等基础上,更广泛的纳入具有公信力和专业能力的核查机构,使其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碳核查需求,有效提升碳数据质量,助力应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 碳市场 -
-01-
民进中央 | 完善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加强碳核查数据质量监管
提案分析指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碳排放数据失真频频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碳核算结果精确度不足,核算依据涉及多种政策法规,允许多套核算规则并行使用,导致碳核算标准边界模糊。地方政府、企业、第三方碳核查机构存在碳核算数据造假动机。对此,该份提案建议:
一、完善碳核查行业标准,提升碳核查数据精度。进一步完善碳核算体系,针对不同核算主体,完善碳排放数据核算相关技术标准。进一步细化排放因子,对典型地区、典型能源产品的排放因子进行测算,提高数据精度;对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进行测算,建立相关数据库,形成各方认可的官方指导意见。
二、建立碳核查数据责任制,健全碳核查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全员、全链条、全流程的碳核查统计数据责任制,构建覆盖全面、权责清晰的制度体系。健全碳核算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法律的保障作用。建立完善违法违纪行为防范机制,强化碳核查有效监督机制。明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法律责任,加强违法责任的追究力度。健全企业碳核算监管体制,加大数据造假惩罚力度,严肃查处企业碳核查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并曝光案例,并对企业有关责任人追责。
三、提高政府碳核查能力,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一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应针对碳排放核算工作,开展专业核查能力培训,不断提升政府碳核算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二是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碳排放数据核查统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要时适当增加工作所需内设机构与人员编制,加大经费保障。三是优化政府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强部门间衔接,实现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部门间核算数据的误差,避免重复核算。
四、提升第三方核查机构能力,加强第三方核查机构管理。加强第三方核查机构能力建设,重视参与核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建立健全碳核查企业资质审核制度,包括对参与碳核查的企业资质严格把关,对业务能力、信用等级、硬件资质、人员专业能力水平等多方面指标进行考核评估。依法强化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工作规程。
-02-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 | 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建设 引入更多市场参与主体
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张懿宸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加快碳市场相关立法工作。当前,管理碳市场的主要文件仍为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2月以部门规章形式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3月30日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并已列入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建议加快推进该条例立法进程,并考虑后续进行更高级别法律的立法工作,以明确碳中和相关工作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并指导碳市场、碳交易等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提升监管的专业能力。监管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建议明确监管主体进行碳市场相关领域的监管和业务指导。同时,建议生态环境部通过补充专业人手,及与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加强碳监管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三、逐步引入更多市场参与主体。当前,从交易主体看,全国交易系统仅允许电力行业的2225家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市场活跃度较低。建议参考成熟碳市场,引入金融机构等其他有参与意愿的市场主体参与碳交易,并开发运用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以提升碳市场活跃度,同时完善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四、推动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建议监管机构加强对碳服务和咨询机构的管理,从根本上改变碳服务行业进入门槛低、服务机构专业水品良莠不齐的现状,比如可在部分行业环节(如碳交易、碳资管等)进行牌照化管理,制订明确标准,并对持牌机构予以专业支持和辅导,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管理,从而引导碳服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五、加快培养专业化人才。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制订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各个碳相关行业加强碳核算、碳交易、碳数据管理等专业领域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并加强上述领域的专业化认证,从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碳市场专业人才。
-03-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李永林 | 加快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李永林建议,一是扩大全国碳市场规模。取消燃煤发电机组中掺烧其他能源比例限制,以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开展机组升级改造,降低碳排放量。尽快明确其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时间点及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并提前预发免费配额,提升碳市场活跃度。开放机构及个人投资者进入全国碳市场,并降低其入市门槛。研究推出碳市场拍卖机制,调整短期市场供给,保持碳价相对稳定。探索推出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工具的可行性,完善并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种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交易规模,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是尽快重启CCER项目备案,进一步发挥企业开展自愿减排项目的积极性。降低控排企业碳市场的履约成本,充分发挥CCER对“双碳”目标实现的推动作用。
三是完善碳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科学的核查和数据管理制度,加快构建和完善碳排放的监测报告核查(MRV)体系,设定更加科学的实测值测算方法,加大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监管力度。保持碳市场配额发放标准和CCER使用条件等政策稳定,不断推动碳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四是做好碳排放和电力两大市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绿电、绿证和碳交易之间的关系,实现相关数据的贯通,打通互认的关键环节,明确企业使用绿电在碳排放量核算中予以扣减,激发企业购买绿电的积极性。
五是完善碳交易涉税制度。规范碳交易线上交易开具相关发票的操作流程,规避企业可能出现的违规风险。
-04-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 | 建立个人碳排放计量平台 设置碳排放量限制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提出多份建议,涉及网络暴力、灵活就业、“双碳”减排等多个领域。
李东生注意到,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我国城乡居民在践行节能低碳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部分民众对参与低碳减碳行动缺乏主动性、缺乏低碳减碳专业知识,对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缺乏实质奖励和支持等。为此,他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将低碳减排加入上市制造企业信息披露范围。
李东生进一步针对全民减碳给出几点建议:第一,建立统一的个人碳排放计量平台,建议由国家环保部门牵头,在低碳意识较强的国内一线城市试点,逐步建立统一的全国城乡居民碳排放计量账户;第二,根据年度个人生活碳排放数据监测,确认个人碳配额范围,为居民个体设置整体碳排放量限制,引导民众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消费方式;第三,探索个人碳配额金融激励措施,将个人生活和消费行为与减碳相联系,推动民众重视减碳;第四,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倡导呼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
- 碳科技 -
-01-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港华智慧能源董事会主席李家杰 | 鼓励高耗能行业应用智慧降碳技术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做好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工作,推动智慧降碳技术在高耗能行业应用,对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耗能行业要实现深度节能降碳,除面临产业结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挑战外,还缺少推动智慧降碳技术在高能耗行业广泛应用的顶层规划与政策、机制,且成本较高,企业缺少应用动力。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港华智慧能源董事会主席李家杰建议,国家开展顶层规划,建立智慧降碳技术建议清单、技术价值评判标准。根据具体技术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智慧降碳技术的减排潜力和潜在利润空间,帮助企业选择技术和进行战略决策。
构建行业级碳排放监控平台,通过该平台对高能耗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智慧降碳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数据分析,为技术推广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要重点鼓励高耗能企业应用智慧降碳技术清单内的技术,对使用清单内的技术并取得降碳效益的企业在税收、碳配额方面给予倾斜。建议成立国家级专项扶持基金,重点支持列入清单内的技术。此外,还要分行业打造智慧降碳示范企业,重点从企业碳中和规划设计、智慧降碳技术应用路径、产业协同优化等方面总结经验。
-02-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 | 壮大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及关联产业
“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充分利用‘十四五’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建议,壮大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邹磊认为,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目前还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亟待加快攻克、投资需求大幅增加与投资能力不足存在突出矛盾等制约因素。
为此,邹磊建议,要加大能源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力度,梳理能源绿色低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发挥“政产学研金用”合力,开展重点能源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突破;发挥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在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展能源绿色低碳新技术和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创新、示范应用,推进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引领构建绿色制造、绿色生产、绿色服务产业体系;针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巨大投资需求,创新融资方式,聚合国有资本、社会资本优势,加强科技、产业及财税、金融等政策协同,支持国有企业加大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力度,同时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更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其关联产业发展。
-03-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孔凡群 | 加大CCUS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政策支持
孔凡群说,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二氧化碳气驱实验室和莱113区块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对CCUS技术给予高度认可,并强调“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当前,我国CCUS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整体效益低等问题,仅靠企业自身难以短时间内实现CCUS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对此,孔凡群建议,一是尽快把CCUS纳入碳交易市场,明确企业的碳排放权和碳交易价格,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收益。二是将CCUS纳入国家重大低碳技术范畴,探索设立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专项扶持资金,支撑技术迭代更新。三是参考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制定相关财税政策,在财政贴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推动CCUS规模化部署和商业化发展。
-04-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 | 做好“双碳”和“数智”的“加减乘除”
“通过智慧化管理,在碳中和进程中做加法。”宋青建议,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智慧化管理,构建“碳数智”治理平台,加强各领域碳排放运行分析和动态监测,实现监测预警、评估考核、数据回流的全链式闭环管理,做优城市碳中和“大脑”的加法。
“通过数字化转型,在碳达峰时间上做减法。”宋青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而数字化转型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支撑。要以数字化转型的科技创新来解决灵活性改造、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等系统性问题,做实由“碳达峰”迈向“碳中和”的减法。
“通过‘数智’控碳体系建设,在经济发展与治理效能上做乘法。”宋青指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应用,推动碳排放数字化动态核算、数字碳中和等“数智”控碳体系建设,提升终端能源消费智能化水平,实现“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两链融合的协同增效,做大“数字化+低碳化”的乘法。
“通过改革创新,在碳排放刚性需求上做‘除法’。”宋青表示,应推动与“双碳”相关的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聚焦碳中和发展要求,健全政府、企业服务子平台,完善公众参与的“碳普惠”平台,实现对政府、企业、公众三大应用主体的碳排放和能耗的精细化管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碳资产、碳排放、碳足迹、碳核查的数字化管理,量化推进碳中和进程,持续挖掘节能减排绿色转型潜力,做好碳排放刚性需求的除法。
- 碳示范 -
-01-
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 | 在粤港澳大湾区创建首个“双碳”经济示范区
“‘双碳’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开辟出我国‘双碳经济’的新模式,重塑我国经济竞合新格局。”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翠亨新区打造首个“双碳”经济示范区,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国内国际双碳经济产业要素集聚具有非凡意义。
“‘双碳经济’会推进更新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它开辟的不仅是一条绿色发展道路,更是一个重塑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新模式。”张传卫提出,“双碳经济”将培育壮大低碳产业新生态,并加速工业领域低碳化转型,“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电网结构调整及数字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能源供应链低碳升级的重点领域,相关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专业服务等领域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他建议,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为契机,广东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在联通深港、位于三大自贸区中心位置的翠亨新区创建首个“双碳”经济示范区,聚焦双碳新经济融合示范,推动双碳下的高端装备、金融资本、碳经济对接香港和国际资源要素分工,建设双碳经济国际科创中心,通过利用好湾区高校基础研究优势与珠西的产业转化优势,推动双碳创新科技和创新金融的有效深度融合,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双碳经济创新中心、产业中心、高新企业集聚中心和粤港澳双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02-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 算好区域碳中和布局“三本账” 协同推进减碳和东西部协调发展
一、加大跨区可再生能源配置建设,落实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合理承担相应清洁电力发展责任。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通道建设,保障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远距离输送。在地区层面,一方面稳步提升东部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形成西部稳定输电、东部稳定消纳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发挥东部技术资金优势,支持西部重点发展特高压输电和储能技术,提升电网灵活性和调峰能力。
二、以单位GDP碳排放考核带动换道领跑,让清洁能源产业在西部就近壮大。西部要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依赖,产业规划中既要免短痛更要避长痛,警惕能源禀赋可能带来的产业锁定,把单位GDP碳排放作为产业承接的新标尺,让风光电等产业就近布局,带动当地摊薄工业碳强度和扩大就业税收。此外,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在中西部共建零碳产业园,吸引东部优秀制造企业入驻,把零碳产业园绿色用电的碳排放和成本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区域的经济优势。
三、做实碳贡献的量化和补偿。扩大西部地区风光电发展的土地供给,让西部减碳贮碳固碳地区得到更多实惠。荒漠减碳、生态固碳,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过去由于价值核算分摊的困难,西部大都存在生态补偿不足问题。建议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标准,摸清生态碳汇家底,让西部的碳贡献可度量、可核算,形成合理生态补偿机制,用市场化手段做到添绿又生金,按“谁保护、谁受偿”原则,将西部生态碳汇项目优先纳入全国碳市场,从固碳和增汇潜力中得到更多实惠。
-03-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 | 在典型区域开展“双碳”综合示范:在典型区域开展“双碳”综合示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委员看来,选择典型区域,根据其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双碳”技术创新,制定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并先期开展综合示范,不仅是地区高质量低碳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在系统性布局的基础上,遴选代表性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验证一批多能融合技术并开展集成示范,同时为全国同类型区域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同类型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刘中民委员建议,优先选取青藏高原以及陕西省、山东省、辽宁省等地开展多能融合综合区域示范。其中,青藏高原是生态固碳与清洁能源输出地的负碳区,陕西榆林是化石资源富集区、低碳化发展的减碳区,山东省是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增长的去碳区,辽宁省是高碳排放产业转型升级的控碳区,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先期进行‘双碳’综合性示范的区域,建议根据区域特色给予相应的鼓励性政策支持。”刘中民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