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黄润秋任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任生态环境部部长

时间: 2020-04-29 来源: EESIA 作者: EESIA 打印 字体

据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4月29日上午经表决,决定任命黄润秋为生态环境部部长。这是自1972年傅作义辞任中国水利电力部部长之后,48年以来第3位党外人士出任的部委正职。



黄润秋是一名民主党派干部,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2016年3月任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副部长至今,分管环境科学研究、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国际合作等领域。


作为学者出身的黄润秋,虽然已在生态环境部上任,但与四川的联系依然没有断。在成都理工大学官网上,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仍为黄润秋。


2006年1月,时年42岁的黄润秋,带领科研团队完成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1月9日,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6年独立完成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51岁的他成了四川省两度问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第一人。


2019年,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报道了该实验室黄润秋、许强及胡伟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该科研成果列为全球研究热点。《Nature》的报道称这篇论文为“黄润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大光包滑坡进行了长期的科学研究,准确地测定了大滑坡在滑动时滑面的温度为850℃左右,并且找到了滑坡底部高温高压蒸汽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微观证据”。


黄润秋对“自然生态保护”历来十分重视。在2016年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上,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门应在思想观念上,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在方式方法上,采用系统综合保护的手段;在组织保障上,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在工作方法上,明确严格监管的要求;在保护成效上,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他认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黄润秋个人简历



黄润秋,男,汉族,1963年8月生,湖南长沙人,九三学社社员,1988年9月参加工作,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


1979.09 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学习


1983.07 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02 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8.09 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教师


1989.04 成都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


1992.11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水文系主任、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1992.12评为教授;1993.12聘为博士生导师;1997.11当选九三学社四川省副主委)


2001.11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九三学社四川省副主委


2007.05 九三学社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12 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01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4.01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2014.05)


2016.03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委


2017.12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


2018.03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


2020.04 生态环境部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


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2016.03辞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去补贴、抢装潮、新冠病毒……并网延期能救得了危机重重的风电行业吗?

下一篇: “充电桩”狂想曲:这个“新基建”重燃的新风口为什么这么火?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