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目前国内绿色建筑的热潮,未来几年,我国绿色建筑将有望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或可达到万亿元级的市场规模。
近些年,我国政府在推进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绿色建筑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节能减排的重视不言而喻。与之对应的,是我国建筑节能行业产值快速提升。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建筑节能行业产值规模增长至1675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300亿元;其中不包含北方采暖节能改造在内的建筑节能市场规模有望达1500亿元。
从1986年至2016年,我国建筑节能经历了“三步走”,即建筑节能比例逐渐达到30%、50%、65%。目前,65%的节能目标已基本普及,部分省、市已经全面实行建筑节能75%的目标。
绿色建筑是高速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对于自然、人和城市的关系进行重新反省的结果,是对建筑与人关系的再次认识。超低排放的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同时也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绿色节能建筑技术广泛应用于单体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领域,一个前景远大的市场正在向我们打开。
1、国家政策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不断提高,各项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更是推出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政策体系,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和城市住区环境的改良。在此环境下,我国建筑节能市场获得了快速成长。
2005年,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旨在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
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更是把绿色建筑发展列入重点专项任务中。
2012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绿色建筑重视的程度大幅提升。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住建部制订印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政府投资建筑、商业房地产开发、工业建筑、新农村建筑等领域全面推进绿色建筑。
2016年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明确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
2017年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力争使绿色建筑发展规模实现倍增,到2020年,全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50%,新增绿色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以上。
2019年8月1日,第三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进一步扩展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并且积极响应了绿色建筑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要求。
近日,国家发改委还发布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鼓励节能环保建筑的发展,提到要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健全绿色产品、服务标准体系和绿色标识认证体系。以绿色产品供给、绿色公交设施建设、节能环保建筑以及相关技术创新等为重点推进绿色消费,创建绿色商场。
2、地方政策
近几年,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建筑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之下,江苏、浙江、河北、河南、辽宁等全国各省市相继通过立法的方式推动并规范绿色建筑发展,在财政补贴、非计容面积奖励、备案价上浮、绿色信贷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优惠:
北京《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发展规划》:2020年底,北京市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比例达到25%以上,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上应用比例达到40%。北京市民用建筑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4100万吨标准煤以内,2020年新建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比“十二五”末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平均能耗下降25%,建筑能效达到国际同等气候条件地区先进水平。
上海《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办法》:本次修订将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作为新增补贴项目类型,建筑面积要求为0.2万平方米以上,补贴标准定为每平方米300元,最终形成了新建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三种建筑节能示范类型。
重庆《2020年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要点》:确保2020年底竣工阶段城镇新建建筑在绿色建筑中的比重不低于50%。试点利用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实现2020年新增既有公共建筑改造面积120万平方米,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天津《天津市绿色建筑管理规定》:天津市新建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保障性住房,示范小城镇,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他民用建筑推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政府投资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既有建筑改造和工业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广东《广东省“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大幅提升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和运行阶段绿色建筑比例。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新增绿色建筑将达到2亿平方米。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珠三角地区建筑节能标准达到或接近世界同类气候地区的先进水平。全省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200万平方米。同时,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6000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800兆瓦。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达到50%,在试点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比例达到80%。
浙江《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实施意见》:到2020年,实现全省城镇地区新建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全覆盖,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比10%以上。
江苏《江苏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为强化建筑节能,“十三五”期间,江苏将新增绿色建筑5亿平方米,开展节能75%和超低能耗被动式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到2020年末,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节能量1450万吨标准煤。
山东《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新增绿色建筑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3000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1.5亿平方米以上、地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面积500O万平方米以上、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150兆瓦以上。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全部按绿色施工方式建造。到规划期末,60%以上的城镇新建建筑和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全省城镇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新建建筑达到50%以上。
河南《河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绿色建材在城镇新建建筑的应用比例达到40%。“十三五”期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5000万平方米。
吉林《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2018-2020年,各地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年度比例分别要达到30%、40%、50%以上。
江西《江西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建建筑要100%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逐步提升能效水平。全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60%。鼓励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动农村节能示范住宅建设。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50%,所有新建城区均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施工、运行。
福建《福建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新建建筑将100%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逐步提升能效水平。所有新建城区均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同时,在旧城区、棚户区重点实施绿色更新,将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政景观改造相结合,规模化地改善城市核心地段的居住环境。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河北《河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城镇既有建筑中节能建筑占比超过50%,新建城镇居住建筑全面执行75%节能设计标准,建设被动式低能耗建筑100万平方米以上;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超过50%。
陕西《陕西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力争实现三大具体目标:在建筑能效提升上,城镇新建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分别达到100%和98%。设区市、西咸新区、杨凌示范区开始执行75%建筑节能标准;在绿色生态发展上,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建设被动式低能耗建筑20万平方米;在用能精细管理上,建立完善以能耗数据为核心的用能管理体系,有效建立能耗限额管理制度;城镇公共建筑能耗单位面积水平下降15%以上。
辽宁《辽宁省绿色建筑条例》:到2020年,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力争达到50%。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黑龙江《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规定到“十三五”期末,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提高到50%。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超过260万平方米。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推广建筑节能产品和绿色建材,促进低辐射镀膜玻璃、高效节能门窗、新型保温墙体材料、太阳能热水系统等绿色产业发展。政府投资建筑、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及各市(地)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湖南《关于大力推进建筑领域向高质量高品质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到 2020 年,将实现市州中心城市新建民用建筑 100% 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市州中心城市绿色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30% 以上。
云南《云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在低碳城镇化建设方面,我省将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在农村地区推动建筑节能,引导生活用能方式向清洁低碳转变,建设绿色低碳村镇,推广屋顶和墙体绿化;同时,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施工和住宅产业化建设模式。开展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示范,探索零碳排放建筑示范。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
本文综合自中国科学报、光伏建筑、经济日报、中国报告网、全装联、国际能源网等文章
上一篇: 李干杰出任山东省代理省长
下一篇: 雄安新区2项智慧城市标准获国际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