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会议强调,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落地。各地要尽快推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抓紧组织机制电价竞价,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快“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可再生能源规划要和能源规划、电力规划等做好衔接,国家规划要指导好地方规划,规划中的发展规模、承载能力、产业结构等要和当地的资源情况、经济增长需求等相匹配。三是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用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研究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加快锻造培育更有竞争力、更有创新力、更有活力的新型电力经营主体,广大能源企业要主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9月3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的《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0566号(资源环境类037号)提案的答复摘要》指出,支持边境地区有序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进边境地区绿电就地消纳;支持边境地区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发展优势,吸引企业在边境地区布局:
一、关于支持边境地区有序推进光伏发电建设
我们积极支持边境地区有序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支持相关企业在接网、消纳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按照《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要求开展光伏项目建设。
我们积极开展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提升边境地区配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接纳和调控能力,促进边境光伏发电发展。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87号),提出推动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促进分布式新能源与配电网协调发展,并特别强调要科学补强薄弱环节,持续加大边远地区、脱贫地区、革命老区农村电网建设力度。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修订工作,科学评估电力系统对分布式电源的承载力水平,指导有关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持续推进电网升级改造和承载力提升工作。
二、关于推进边境地区绿电就地消纳
我们高度重视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就近消纳利用,积极推动降低对长距离外送消纳的依赖。《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侧开发、在配电网接入、原则上在配电网系统就近平衡调节的光伏发电设施,体现了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的本质要求。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形态、建设要求、运行管理和权利义务,充分发挥用电负荷就近就地消纳新能源的优势,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
三、关于发挥绿电优势带动产业发展
探索“绿电招商”模式方面。我们积极支持边境地区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发展优势,吸引企业在边境地区布局。《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不含电网企业)投资绿电直连项目,并在项目备案、电网接入服务、豁免电力业务许可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推动光伏产业与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深度融合方面。建设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就扩大沿边开放作出的重要决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8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和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已成为扩大沿边开放的重要平台。2023年2月,商务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边(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商资发〔2023〕18号),提出支持边(跨)境经济合作区产业创新发展、前瞻布局中高端产业和新兴业态,因地制宜有序发展新能源等产业。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支持有条件的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结合本地实际有序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下一篇: 发钱、速来!8月绿色低碳领域补贴政策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