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商业储能作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正从政策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工商业储能项目投运规模已达3.74GW/8.2GWh,同比激增72%,预计2025年装机容量将突破12.5GWh。然而,现有金融产品体系却尚未充分覆盖工商业储能项目领域,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完全匹配储能资产的收益周期与风险特征,无法满足中长期工商业储能项目因投资回收期较长所带来的巨大融资需求。
5月13日,由世界银行、华夏银行支持,EESIA与储能热榜联合主办的第十三期绿融汇暨绿色金融赋能工商业储能发展研讨会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此次会议聚焦浙江工商业储能项目发展现状及项目融资创新为核心议题,吸引了30余家当地工商业储能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共商绿色金融与储能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作为世界银行与华夏银行支持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重要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多方资源。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副主任彭凌、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马宇歌、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陈杰、EESIA秘书长李清举、储能热榜创始人澹敬康先后为大会致辞。
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副主任彭凌
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副主任彭凌详细介绍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在储能领域的支持计划。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结合浙江工商业储能发展情况,灵活运用多种金融产品,为储能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会上,多家企业代表们介绍了自身业务情况及融资需求,直言“资金周转压力大”,并期待通过银企对接加速项目落地,进一步扩大产能与市场竞争力。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机电院副总工斯林军
浙江省作为工商业储能发展的先行区,政策环境优越、建设目标明确、项目储备充足、资本活跃度高。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机电院副总工斯林军在《浙江省储能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中,从浙江省储能需求分析、政策环境、建设现状三个板块详细探讨了浙江省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并针对浙江省电力市场潜力与储能未来发展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浙江省储能产业在“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双轮模式的引导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引领全省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会议期间,冠南能源、鸿合电子、长风绿能、中节能绿建环保、阳光新能源、众树能源、云智环能、星河微网、鹏成新能源、天通控股、科大数能、法罗电力、昇茂新能源、正泰新能源等企业的参会代表积极分享了各自对工商业储能发展方向的见解,提出了企业在储能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案。
EESIA会员服务部部长陈晓星
会议由EESIA会员服务部部长陈晓星主持。本次绿融汇的成功举办,为储能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共赢发展的全要素生态平台。未来,EESIA将继续以“产业聚焦、资本协同”为宗旨,持续开展更多金融赋能活动,打破企业融资瓶颈,搭建产融对接平台,实现绿色低碳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的高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