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COP30 | “中国角”边会:分享中国碳市场发展与“双碳”目标成效经验 推进全球公正能源转型

COP30 | “中国角”边会:分享中国碳市场发展与“双碳”目标成效经验 推进全球公正能源转型

时间: 2025-11-17 来源: 网络综合 作者: 打印 字体


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本届大会聚焦多项重要气候议题,呼吁全球携手为应对气候危机寻找共同解决方案,加速减少排放,增强气候韧性,推动包容、公正的转型。


“中国角”于11月10日至21日COP30大会期间亮相巴西贝伦,全面展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果,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中国方案。这是我国自2011年设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以来,连续十三年在国际气候多边舞台构筑国家级展示窗口,标志着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迈向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新高度。


分享中国碳市场发展经验


11月11日,“中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与经验分享”主题边会在“中国角”举行。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会上总结中国碳市场发展三点经验:一是立足国情,不断探索及优化碳市场体系;二是技术赋能,持续强化数据质量及碳市场管理;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坚持推进碳市场领域经验分享及国际互认。


李高指出,2024年以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管理。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国碳市场交易配额累计成交量超7.7亿吨,累计成交额超518亿元。自愿减排市场建设持续推进,项目量和减排量不断增长,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来自多个国家的代表当天在“中国角”分享碳市场发展经验。世界银行气候变化局局长瓦莱丽·希基表示,中国碳市场是一个不断增长并稳步扩展的典范。她呼吁国际社会积极交流碳市场发展经验,使碳市场更高效,并覆盖更多国家。


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国际关系和气候金融司司长迪亚娜·阿孔恰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正在发展和加强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已准备好与中国在碳定价方面加强合作,并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完善的碳定价体系。


热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成果


11月12日,“推动绿色创新合作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高级别边会在“中国角”举行。


会议分享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绿色转型中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联盟理事长赵英民在主旨讲话中说,中国以体系化方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并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展现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他说,中国愿通过绿色发展合作帮助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表示,绿色增长是发展的新动力,各国在绿色丝绸之路框架下推进投资合作,将为创造就业机会、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增长带来重要机遇。他说,联盟与相关伙伴开展的务实合作已见成效,期待取得更多项目成果。


马尔代夫旅游和环境部气候变化总干事阿姆贾德·阿卜杜拉在发言中感谢中方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提供的技术、政策和资金等支持,并表示愿与中方深化可再生能源及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合作。


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实践,已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产业持续壮大。展望未来,中国愿与各方携手,加强绿色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一批共建、共享、共赢的绿色发展示范项目。


联合国项目事务厅执行主任若热·莫雷拉·达席尔瓦在致辞中指出,绿色转型不仅依赖政策与资金支持,更取决于项目落地能力,联盟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聚焦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成效经验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边会12日“中国角”举行。


会议从多角度立体介绍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成效和经验,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与务实行动。


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指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关人类未来和各国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转型加快,节能降碳稳步推进,森林碳汇能力显著提升,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表示,中国提出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强调,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秉持多边主义,坚持务实合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行稳致远。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王善成围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分享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五年以来的进展和成效。


他介绍说,中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已培育6400多家绿色工厂和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领跑全球;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部发电装机比重接近60%,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提前6年多完成2030年目标;作为最大清洁技术出口国,提供了全球70%的风电设备和80%的光伏组件,推动风光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呼吁国际社呼会推进公正能源转型


“中国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主题边会13日在“中国角”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等报告。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推进全球公正能源转型。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在边会上发布了《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报告,报告呼吁各国携手维护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把长期愿景和国际承诺落实为项目安排和务实行动。此外,边会上还发布了《中国绿证发展报告》《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5》(执行摘要)和《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报告(2025)》。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边会上表示,促进低碳发展,实现能源转型,是中国深刻把握国内高质量发展需求与履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义务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刘振民说,各国需要加强团结,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在未来十年继续落实好《巴黎协定》,继续推进COP28开启的全球公正能源转型进程。


丹麦气候大使奥勒·通克表示,国际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绿色转型已成为丹麦和中国关系的核心议题。两国长期开展经验交流与互鉴,推动加速绿色转型进程并降低转型成本。《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描绘了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为各方提供了宝贵经验。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表示,全球众多国家正在密切关注中国不断演进的能源体系,中国将为全球持续提供宝贵经验。



返回列表

下一篇: 招中标周报 |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11.08-11.14)

©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