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家能源局:“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要做这几方面工作

国家能源局:“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要做这几方面工作

时间: 2025-10-31 来源: 国家能源局 作者: 打印 字体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议内容涉及前三季度全国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机制助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下一步的能源保供计划和部署、绿证市场建设、“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等。


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建议》中多次提及能源,明确“十五五”期间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提出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布局、推动能源资源基地布局优化、推进海洋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确保能源资源安全等重大任务。国家能源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署,将学习好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动全会精神在能源领域落地见效。


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任务分工方案,科学编制“十五五”能源规划,切实推动全局各单位和全体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对标对表全会提出的任务要求,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围绕“十五五”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等重大任务,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一是要深入组织开展学习讨论,采取党组中心组学习、能源工作务虚会等形式,深入交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深刻把握新形势新变化对能源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形成进一步做好能源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是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眼“十五五”及更长一个时期能源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当前科技进步、国际形势等对能源发展的重大影响,认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谋划,深入开展能源强国建设专题研究,谋划落实能源强国建设重大任务举措。


三是要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能源规划,根据《建议》编制“1+5”能源规划,科学研究谋划目标指标、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项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加强与省级能源规划衔接指导,倒排工期、加强统筹,确保圆满完成“十五五”能源规划编制任务,以新型能源体系和能源强国建设成效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期间,“十五五”能源规划规划相关记者提问如下:


【中国电力报记者】新一轮NDC(《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提出了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30%、风光总装机力争达36亿千瓦的目标。请问,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将设定哪些关键的阶段性指标和实施路径?谢谢。


【综合司副司长张星】谢谢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我来回答。今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我国新一轮自主贡献目标,明确2035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以上。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已经突破17亿千瓦,实现2035年自主贡献目标,未来10年每年还需新增2亿千瓦左右风光装机。


新一轮自主贡献目标充分展现了党中央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远见与决心。我国拥有丰富资源总量、坚实产业基础、巨大市场需求,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完成2035年自主贡献风光装机目标,但需要付出更多艰辛努力。“十五五”时期是开局起步、攻坚克难的关键五年,要在继续大力发展、做大总量的基础上,加快推动新能源“立起来”“靠得住”,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平稳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供给。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发挥水风光互补优势,积极推动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完善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出台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性文件和管理办法,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多场景多元化开发。


二是积极推动新能源集成发展。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新能源集成发展的政策文件,统筹推进新能源与传统产业协同优化升级,推动新能源与算力、绿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互促发展,以新能源布局牵引生产力布局。支持绿电直连、虚拟电厂等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三是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在更好发挥电网作用、持续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重点推动风光制氢氨醇、风光供热供暖等多元转化和就地利用。加快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鼓励工业领域风光绿电替代化石能源供热供汽。


四是全面提升新能源消费水平。落实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加快出台《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协同推进可再生能源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健全绿证交易机制,加强电—碳—证市场协同衔接,积极推动绿证国际互认,合理体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


五是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市场和价格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加快出台和落实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科学合理设定各类边界条件,妥善处理降电价与稳收益的关系并合理衔接存量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投资积极性。构建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交易规则,为新能源提供合理的收益保障与风险管理机制。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国家能源局将如何通过具体的政策、市场和机制设计,在“十五五”时期大规模、经济高效地激发各类“灵活性资源”的潜力,以保障能源安全?谢谢。


【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部署安排。充分激发各类“灵活性资源”潜力,有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系统安全运行水平,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十五五”时期,国家能源局将从加强供需协同和政策供给两个方面重点推进相关工作。


一方面,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大力提升能源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供给侧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充分挖掘火电灵活调节能力,推动新一代煤电升级,改造提升机组调节能力;布局建设一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探索推进中小型抽水蓄能示范应用;围绕不同应用场景,鼓励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有序发展。同时,着力完善煤炭产能储备政策体系,增强煤炭供应弹性。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调节能力建设,提升迎峰度冬等重点时段保供能力。需求侧方面的工作重点是,挖掘用户侧调节潜力,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储能资源,推广智能有序充电,开展车、桩、站、网融合互动探索,有序推进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建设。同时,加快推进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结合各类商业模式拓展虚拟电厂应用场景,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要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


另一方面,持续加大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供给,不断激发能源市场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破除可调节资源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韧性和安全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做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顶层设计,指导各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完善电力市场规则制度体系和技术标准,推动多层次、多品种、多功能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促进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更加顺畅的自由流动。


二是完善适应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的电力市场机制。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形成引导可调节资源灵活响应的价格信号,提升电力系统韧性。


三是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引导各类投资主体进行多样化投资布局,充分激发配电环节活力,构建主配微协同的新型电网平台,完善适应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等产消融合新模式发展的政策机制,培育更多能源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提高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满足用户侧多样性绿色用能需求。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在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下,将如何规划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确保对大幅增长的风光装机形成稳定有效的支撑和消纳?


【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构建了“行动方案”+“实施方案、指导意见、试点引领”的“1+3”工作体系,深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落实落地。


去年7月,我局印发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通过实施九大行动任务,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之后围绕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新一代煤电升级、虚拟电厂发展等专项行动制定了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九大行动全面展开。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配性。一是以电力规划为引领,谋划推进“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谋篇布局“十五五”电力发展,统筹源网荷储各侧,科学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改革措施。


二是以新型电力系统专项行动为载体,更好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持续组织各地区和电力企业高效有序深入落实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等专项行动,抓好项目建设和任务实施,研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组织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充分发挥试点引领带动作用。


三是研究制定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更好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通过分类引导新能源开发与消纳、大力推动新能源消纳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对新能源适配能力、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强化新能源消纳技术创新支撑、优化新能源消纳管理机制等举措,促进新能源高质量消纳。谢谢!



返回列表

下一篇: 招中标周报 |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10.25-10.31)

©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