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查询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时间: 2023-12-14 来源: 工信部 作者: 打印 字体
发文机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发文字号 工信厅科〔2023〕68号
成文日期 2023-11-24
发布日期2023-12-14
发布网站

https://wap.miit.gov.cn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组织编制了《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在标准化工作中贯彻执行。


前言


信息通信行业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者。“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已迈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和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推动《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落实,加大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供给,健全完善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标准化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效能,支撑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构建信息通信行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碳达峰碳中和、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建设运维、ICT技术赋能共七大领域的标准体系框架,并建立体系动态更新机制,规划了相关标准的重点研制方向,指导通信行业绿色低碳领域的相关标准制修订,充分发挥标准对推进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的规范引领作用。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文件关于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通信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健全绿色标准体系的部署要求,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应用实施,统筹推进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持续完善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切实发挥好标准对于推进通信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基本原则

目标导向,锚定双碳。坚持把有序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效水平提升、促进通信行业赋能社会节能降碳以及支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作为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导向,全面引领通信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继承融合,协调配套。继承国家、行业、团体已有的标准化工作基础,融合完善节能与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保障拟制定标准与现行在研标准配套衔接。

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坚持系统观念,明确工作重点,结合重点领域技术特点和标准需求,开展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协同推进,急用先行。坚持需求牵引,加快关键领域、关键技术急需标准制定。系统考虑生命周期、制造流程、运营服务、产业链条,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制定标准。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完成制修订50项以上绿色低碳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初步完善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强化基础通用和关键核心标准研制,着力补齐通信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亟需标准。加快产品能效、节能评估等节能标准,回收利用、再制造等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和服务管理等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等绿色制造标准的制修订,实现重点领域标准全覆盖,建立统筹、协调、完善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有效支撑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工作深入全面实施。


二、建设思路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标准体系各类标准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指导通信行业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绘制了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技术领域示意图(见图1)。纵向列出了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碳达峰碳中和、建设运维、绿色制造、ICT技术赋能六大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技术领域,横向列出了产品和系统、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企业和区域五类通信行业标准化对象。纵向和横向的交叉点,代表某类标准化对象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以明确其在绿色低碳方面涉及的标准化工作范围。


图片1.png

图1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技术领域示意图

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融合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有关内容,体系结构包括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碳达峰碳中和、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建设运维、ICT技术赋能等7个二级体系,进一步细分为31个专业领域(见图2)。


图片2.png

图2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框架


三、建设内容


(一)节能标准

节能标准包括综合基础、管理体系、产品和技术等3个专业领域,如图3所示。


图片3.png


图3节能标准子体系

1.综合基础:通信行业节能和能效提升领域相关的基础共性标准。包括术语定义、分类、标识标志等。

2.管理体系:针对通信相关各类企业和机构的能源管理要求方面的标准。

3.产品和技术:各类提升通信网络与设备使用过程能效的产品和技术标准,包括通用、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分级限值等方面的标准。

(二)资源综合利用标准

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包括综合基础、材料获取、产品设计、产品回收、产品处置、再制造等6个专业领域,如图4所示。


图片4.png


图4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子体系

1.综合基础:通信行业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相关的基础共性标准。包括术语定义、分类、标识标志等。

2.材料获取:通信产品原材料原生资源高效化协同利用标准。包括资源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原材料供需循环链接等方面的标准。

3.产品设计:基于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对资源环境造成影响的产品设计及相关标准。包括产品轻量化、减量化、节材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4.产品回收:废旧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回收利用标准。包括通信终端、网络、基础设施、配套设备等产品拆解、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标准。

5.产品处置:通信终端、网络、基础设施、配套设备等各类产品废弃后规范处置的标准。

6.再制造:先进适用的再制造技术工艺标准、再制造产品标准。重点针对通信终端、通信网络等高附加值产品制定再制造标准。

(三)绿色制造标准

绿色制造标准包括综合基础、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4个专业领域,如图5所示。

图片5.png


图5绿色制造标准子体系

1.综合基础:绿色制造相关的基础共性标准。包括术语定义、分类、标识标志等。

2.绿色产品:从产品的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品质属性及生命周期评价(LCA)等方面规范绿色设计产品的标准。包括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生命周期评价(LCA)、有害物质管控等方面的标准。

3.绿色工厂:从基本要求及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规范通信行业绿色工厂创建和评价的标准。

4.绿色供应链: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策划、实施与控制、绩效评价、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过程,从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供应商管理、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回收、绿色信息平台建设、绿色信息披露等方面规范绿色供应链管理和评价的标准。

(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包括综合基础、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管理服务等6个专业领域,如图6所示。

图片6.png


图6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子体系

1.综合基础:通信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基础共性标准。包括术语定义、数据质量、标识标志、碳中和管理体系、报告声明等。

2.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数据中心、机房、基站、通信制造和服务企业温室气体总量核算标准。

3.产品碳足迹:通信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或部分生命周期内排放的、产品层面的温室气体总量核算标准。包括通信终端、网络以及基础设施等产品。

4.评价:通信行业评价评估标准。包括产品、企业、数据中心、机房、基站的碳排放限值要求、低碳评价、碳中和评价等方面的相关标准。

5.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通信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技术和设备标准,涵盖低碳、环保以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在低碳领域,重点制定低碳零碳原料使用和替代、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使用和替代标准;制定减污降碳协同、产业链协同等技术标准。

6.管理服务:规范通信行业碳排放活动管理与相关低碳服务的标准。包括碳达峰碳中和管理体系和实施指南、碳排放信息披露,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等方面的标准。

五)共建共享标准


共建共享标准包括基础类、通用类、专业应用类、跨行业共建共享4个专业领域,如图7所示。

图片7.png


图7共建共享标准子体系

1.基础类:绿色低碳共建共享领域的基础共性标准。包括术语定义、分类等标准。

2.通用类:根据绿色低碳共建共享中出现的关键技术点提出通用要求的标准。包括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在电磁兼容、电磁干扰、承重、荷载、电磁辐射、安全防护以及共建共享缓和技术措施类方面的标准。

3.专业应用类:根据特定的使用情况,在不同的环境下规定绿色低碳共建共享的主要技术要求的标准。

4.跨行业共建共享: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围绕通信行业与电力、市政、交通等其他行业的公共设施实现跨行业绿色低碳共建共享的标准。包括绿色智能综合杆塔等标准。

(六)基础设施建设运维标准
基础设施建设运维标准包括数据中心、通信机房、通信网络、杆塔、工程建设类等5个专业领域,如图8所示。

图片8.png


图8基础设施建设运维标准子体系

1.数据中心: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对于数据中心的整体布局构架、监控和运维、内部组网和专用设备等方面提出要求的标准。

2.通信机房: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对于通信机房的环境条件、温湿度调控设备、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的标准。

3.通信网络: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对于各类通信网络的布局、设计、运维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的标准。

4.杆塔: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对于杆塔的总体框架与平台、应用子系统、支撑子系统、杆体设施等方面提出要求的标准。

5.工程建设类: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类标准,分为工程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两个领域,包含筹划、可研、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运行、验收、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七)ICT技术赋能标准

ICT技术赋能标准包括评价、指南、产品和技术3类标准,如图9所示。

图片9.png


图9ICT技术赋能标准子体系

1.评价:对利用ICT技术促进各行业和领域在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价的标准。

2.指南:指导其它产业和领域利用ICT技术在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改善和提升的标准。

3.产品和技术:对赋能其他行业节能提效、减污降碳、提质增效的ICT产品和技术的性能指标进行规范的标准。


四、组织实施


(一)加快重点标准研制

统筹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推动技术标准供给和绿色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强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的试验验证,加快数据中心、产品设备能效以及碳核算、检测评估、绿色低碳评价等重点急需标准制定,推进标准体系有效落实。探索跨行业、跨领域等多元主体联合制定标准。

(二)加大标准宣贯力度

充分利用各类途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低碳类标准普及和宣传活动,加强对绿色低碳标准的宣贯培训,在更大范围引导企业从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更好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三)扩大标准应用场景

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赋能千行百业减碳管碳等工作为抓手,加大标准实施力度,切实提升绿色制造和服务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将标准纳入其绿色供应链管理,利用其产业链带动效应推进对标达标。

(四)加强标准国际化合作

积极跟踪国际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最新进展,参与通信行业节能与能效提升、环保、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绿色低碳国际标准提案研究,推动标准国际互认,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影响力。




附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pdf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关于印发《煤矿及重点非煤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建设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 三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