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控产能大幕即将拉开,新能源产业是出海新生还是内卷致死?

控产能大幕即将拉开,新能源产业是出海新生还是内卷致死?

时间: 2024-06-05 来源: 环球零碳 作者: 打印 字体

图片


新能源产业链这几年喜迎春风,蓬勃发展。


未来,这个产业仍然长坡厚雪,空间巨大,并将成长出数百家独角兽甚至万亿规模的企业。


但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再火热的赛道,一旦陷入千篇一律和同质化竞争,必然会出现价格战,最终会导致产能过剩和泡沫经济。泡沫破灭,不仅行业会受重挫,很多企业也会长时间一蹶不振。


目前的新能源产业,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以“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为代表,产业虽好,但一些地方不惜代价支持,无序扩张,内卷到所有人都不赚钱,价格战不仅在国内打,出口到海外继续打,这不仅互相伤害,还闹得被出口国不高兴。


最近,从高层到各职能部门,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连续释放了一些重大信号,对此提出警示。特别是在国际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担忧的当下,新能源行业投资出现不平衡的热潮正引起关注。


信号很快会传递到行业,一些过热的投资和盲目的产能扩张会受到控制。这一次虽然不会像以前一样搞“一刀切”,但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或成为主要的控产能方式。


有些冒然跨界进入的企业,已经感受到寒意,最近在纷纷退出或延后相关项目,而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并具有国际化运营水平的企业,选择了出海布局。


经济学家高善文最近的一个演讲表示,借鉴日本经验,在经济长期停滞和内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大量地出海,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和竞争力。


高善文还开玩笑说,掌握生产力的人,适合出海;掌握生产关系的人,适合留在国内。


控产能大幕即将拉开,那种依赖资本和“生产关系”,通过“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搞产业的方式,肯定不行了。在一个新的商业变革时代,商业规则在改变,游戏边界在重塑,以价格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可持续商业和ESG因子已植入供应链,企业要早做准备。


警示信号


从决策层面看,最近对新能源产业发出的警示信号还是很明显的。


在多个场合,高层指出: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光盯着“新三样”,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这些讲话,是对当前一些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时,出现 “内卷式”同质化竞争的回应。


新能源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和资源扶持本土企业,或者通过入股的形式招商引资,给予资源照顾,但一些企业专注于价值链的低端,而不是推动技术前沿的发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些靠资本硬撑,有些不得不破产倒闭。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一些地方为了引进这类大项目拉动投资和GDP,不遗余力给予贷款和资源支持,结果却把自己给陷进去了。


最近破产或处于破产边缘的汽车品牌不断爆出。威马汽车、游侠汽车、宝沃汽车、奇点汽车、雷丁汽车、爱驰汽车、高合汽车等等,不是宣布破产清算,就是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险边缘。


统计显示,自2017年以来,已经有400家新能源车企倒闭或退出市场。


即使在当前依然存活的新能源车企中,除了少数几家赚钱外,大部分都缺乏资金、技术及供应链的支撑,生存压力较大。有些完全靠投资人和贷款硬撑着。


其他锂电池、光伏、新型储能等产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局。


以锂电产业为例,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锂电市场渐显“疲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新招标项目大幅减少;企业目标完成率低;产品价格腰斩。


第十届G20—锂电峰会深圳公报披露,2023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60%,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不足55%。


锂电池的市场前景和空间当然还很大,但目前的现状就是产能过剩,以及劣质产能通过价格战获取市场份额。


锂电池乱象引发控产能的第二个信号是,有关部门开始通过指导文件的形式,来提高技术标准和规范行业发展。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和《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其中关于“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表述引发行业关注。


类似的表述以前也有过,但在当前市场背景下,显然更有针对性。过去一年多来,锂电产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时增长也快速扩张,资本的涌入让锂电产业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整个行业处于阶段性过剩。


工信部门通过指导文件提高技术标注,避免了一刀切的行政干预,有利于加速落后产能的出清。


第三个控产能的信号来自新能源行业的呼吁和自律。


5月17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讨论的是光伏行业的未来怎么走。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协鑫科技、阿特斯、大全能源等业界巨头都到场了。


会议特别呼吁,要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转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虽然这是一个光伏行业的会议,但也对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光伏行业应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包括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这个信号也非常明显,就是对光伏行业的产能、价格,甚至招商引资等,行业呼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产能过剩”之争,到底争的是什么


以上国内警示信号,是来自产业内部良性发展的需要,属于内部压力。其实,新能源产业的控产能,也有部分来自外部压力。


最近,欧美对我们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质疑和担忧很多。


这些担忧,不只是限于口水战,到具体应对之策上,欧美接连出台反制措施。比较明显的就是美国直接加关税,欧盟设置碳关税和提高贸易壁垒。


美国的关税直接拿中国光伏产品开刀,悍然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而且不仅仅是对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连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生产的产品也没能逃过一劫。


欧盟除了出台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又称“碳关税”)外,还通过了《净零工业法案》、《关键材料法案》、《新电池法规》等,对进口商品的碳足迹,产业链的来源比例,回收标准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这显然是通过商业规则和贸易规则的改变,来打压中国蓬勃兴起的新能源产业。


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只是回应“中国产能过剩是一个伪命题”,“中国新能源产业和优质产能的提供,对全球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对话,没有打消欧美的质疑和担忧。


欧美真正担心的是,中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价格优势,通过出口贸易的形式,把它们的产业抢走了,把它们的就业抢走了,然后通过贸易顺差的方式,顺带把它们的财富带走了。


如果你不是以出口贸易的形式,而是到当地去投资建厂,去搞生产,去招募当地的就业人员,去布局产业链,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它们都是欢迎的,而且还给补贴。


出海还是内卷致死?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当前中、美、欧之间,关于这场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过剩”之争,本质是产业的争夺。有双赢的解决方案吗?当然有,那就是需要中国企业像日本企业一样,开启国际化布局之路,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


国内的产能过剩,是一个严重事实;但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产业的技术、产业链和制造管理水平,领先欧美,这也是事实。


如何让中国的绿色产业惠及全世界?根据以往中国家电产业的经验,把产业链留在国内,光靠出口贸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走出去,到海外布局产业链,融入当地,把他乡当故乡,才是中国庞大产能的出路。


当然,本土化和国际化也没那么容易,除了有资金实力外,还需要企业有战略眼光,产品有国际竞争力,品牌有国际影响力,更关键的是还需要有国际化运营人才。


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科技集团、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都开始选择到海外建厂。


前几天,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发出了2024年总裁办1号文件,内容就是动员公司出海。


曾毓群在信中表示:国内市场越来越卷,宁德时代的海外市场份额去年追平了LG,仍有较多空间;2024年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但新能源大势是国际共识,暂时的不确定性反而给有能力的人更多机会。


在国内卷死,还是出海获得新生,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有前瞻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做出了选择。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安徽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税费政策40条!

下一篇: 智光研究院张继元: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也是基础装备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010-58460051 邮箱:eesia@eesia.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搪商务大厦1001室(邮编:100022)